地方文献

合浦关——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海关

来源:作者:发布时间:2018-01-01浏览:

分享到:

合浦关——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海关 
钟海英
(广西梧州市委政策研究室)

    一、合浦关是广西最古老的海关之一 
    北海合浦,作为我国“海上丝绸之路”始发地之一,就其始发港问题进行研究已进行多年,有了丰硕的成果,其始发港地位已得到确认,没有根本的分歧,就其始发关问题,以及始发港与关的关系问题尚未详细论及,对此进行研究并深化认识,很有必要。据《汉书·地理志》第二十八卷(下)记载:合浦郡,武帝元鼎六年开;合浦,有关。 
    这个合浦关,就是广西最古老的海关之一,是作为国家管理进出境事务的行政机关[1]同属合浦郡的徐闻、高凉等县,则没有这方面的记载。 
    海关是国家建立之后出现的产物,是代表国家管理进出境事务的机构。中国海关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古代的海关,最初设在陆路,约在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221年,属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这个时期的名称叫“关”,均有进出关境的关口,是国家的门户,管理陆路进出境事务的国家机关;“关”的主要职能有二:“执禁以讥(同稽)”,“关市之征”。随着中华民族的融合和对外交往的发展,及社会经济、交通运输的进步,“关”逐步从陆地推向沿江、沿海,除沿用“关”的名称外,先后出现了市舶司、户关、工关、榷署、钞关、海关等不同的名称,历秦、汉、唐、宋、元、明直至l9世纪初叶[2],“关”的职能,随着国家实施的开放政策的不同而变化。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平南越国后,在今属广西的范围通往国外、海外的水陆要道线上置合浦郡设合浦关,是唯一在沿海之关,置苍梧郡设离水关,及同属该郡的荔浦设荔平关、谢沐关,置郁林郡设雍鸡关。合浦等五关就是广西最早的海关。合浦等海关均设“关都尉”,下有关吏、录事若干人,直接向汉王朝负责,严格执行统一的政策法令,外事由汉王朝“大鸿胪”直接管理,外贸由“少府”直接领导。海关的主要职能是代表国家接待进出的中外使节,管理通过的商旅、货物和交通工具,征收关税,执行禁令,防止偷渡走私,保卫所在郡县防务。合浦等海关是国家管理进出境事务的唯一机关,职掌庞杂,兼具外交、经济、军事色彩[3]。 
    二、“海上丝绸之路”始发关合浦关 
    汉代的中西交通路线,陆路为先,主要是取道甘肃出长城往西域到达印度,史称“陆上丝绸之路”;张骞出使西域带回西方安息(波斯,今伊朗)、大秦(罗马帝国)、身毒(印度)等国的信息,这些国家尤其是大秦,是物产非常丰富的大国,汉武帝和大秦帝国想建立直接贸易关系,后因安息国垄断,使“陆上丝绸之路”很长时间不能畅通,极需开辟从太平洋进入印度洋的“海上丝绸之路”;合浦的明珠,在春秋战国时期已和南洋的象牙、翡翠等珍品一起流人中原[4];合浦地处出海咽喉,秦始皇发兵五路“南攻百越”,其中的两路军在苍梧(今梧州)会合后,沿绣江、南流江至合浦,由此进军交趾;徐闻作为与合浦同期的港口,也和国外开展海上通商活动,且较为频繁。汉武帝平南越国后在其地置合浦等九郡,于合浦设“关”,由于辖徐闻等5县的合浦郡只有合浦“有关”,合浦关就成为所设诸关中唯一的地处出海咽喉之关。这是设立最早的沿海海关。汉武帝派使者和商船,从合浦、徐闻港启航,沿今北部湾南穿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到孟加拉湾和阿拉伯海,与诸国交好通商;自此,东南亚、西亚、非洲、欧洲一些国家的使者商旅“航海梯山而来”,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当时出口的主要货物有丝绸、绢锦、黄金饰物、明珠、陶瓷等,进口的主要货物有象牙、犀角、珠宝、玛瑙、药材、香料、玳瑁、钻石、琉璃。汉代严禁兵器、铁器、铜钱、壮马、蚕种等输出边关,控制金银、丝绸,用于交换马匹和珠宝进口[5]。中国当时与东南亚、南亚等地的国际交往、双边贸易,就是通过地处出海咽喉和进港要塞的合浦港与关,以及徐闻港,建立了正常的关系。合浦关是当之无愧的“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海关。 
    三、合浦设关,强化其始发港的地位 
    公元前111年合浦设关,由于既有港又有设立最早之关,对不设关的港来说,是有力地强化合浦作为“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的地位。其主要表现之一是,设关之初的合浦港,成为中外使节航海进出的最早的必经之港;初具“关执禁以讥(同稽)”职能的合浦港,顺理成章地成为当时中外使节云集,办理进出境验证手续、上下航船和受到礼遇优惠的枢纽港。之二是,设关之初的合浦港,成为开辟海上官方贸易的首位港。开展海上官方贸易,始于汉武帝,在此之前均属民间贸易。设关之初的合浦港,负责管理进出境的货物与交通工具,和海上官方贸易的开展,强化了中外海上双边贸易。这无疑就是合浦作为“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的主要标志。之三是,设关之初的合浦港,成为最早实行鼓励进出口贸易措施之港。合浦港设关之初奉令对进出口贸易免征关税,汉太初四年(公元前101年)开征关税;为“三十税一”税率,西汉末提为“十五税一”[6]合浦成为最早实行鼓励措施之港,由此可见一斑。之四是,设关之初的合浦港,成为履行保卫防务最早之港。那时的合浦港,奉令履行“限中外,隔华夷,设险作固,闲邪正禁者也”等职责[7],使中外国际交往、双边贸易,有较为安全的保障。与没设关之港比较,合浦港开展这项工作,无疑也是最早之港。由上可知,合浦港作为“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是发挥主导作用之港。 
    四、推进合浦始发港研究的思考和建议 
    推进“合浦是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研究,既是巩固和发展已取得的研究成果的实际需要,又是贯彻十六大及三中全会精神,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现实要求。为此,有以下三点的思考和建议: 
    第一,合浦就“港”而言,既是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又是陆上丝绸之路“终点港”,是集两“港”于一身之港;今后开展研究,不能将两“港”截然分开;要推进合浦的“始发港”研究,就要把它与“终点港”的研究相结合,解决两者研究相互脱节问题,强化两“港”关系问题研究,加大工作力度,取得研究的新突破。 
    第二,合浦既是“始发港”,又是“始发关”,两者“始发”于合浦;要推进“始发港”的研究,就要实行“港”、“关”始发研究相结合,改变历史形成的两者研究相分离的状况。需通过邀请研究古代海关的专家、学者参加相关研讨会,交流有关学术研究新成果,多渠道交流这方面的信息等,以解决存在的问题,强化“港”与“关”的关系研究,拿出新的研究成果。 
    第三,集“港”、“关”于一体的合浦,与内地特别是苍梧交往密切,历史悠久。合浦与苍梧,既同年置郡,又同期设关,通过丝绸之路密切联结在一起;合浦是始发“港”和“关”,苍梧则是陆上丝绸之路沿江往来合浦最早必经的枢纽港,离水关是最早往来合浦必经的枢纽关。要推进合浦始发“港”和“关”的研究,就要强化它和苍梧的“港”与“关”的关系研究,进而实现合浦始发“港”和“关”研究的新突破,开创研究新的局面。 
    参考文献 
    [1][3][5][6][7]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广西通辽志?海关志(第一篇).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l997,11~14 
    [2]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人民画报社,中国画报出版社编著.走向21世纪的中国海关.北京:中国画报出版社出版.2000,40 
    [4]《广西航运史》编审委员会编.广西航运史(第一章).北京:交通出版社.1991.14

选自科学出版社2006年《海上丝绸之路研究:中国·北海合浦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理论研讨会论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