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文献

童年记忆中的北海民俗(之三)

来源:作者:发布时间:2018-01-01浏览:

分享到:

“立秋有雨秋秋有”,是说立秋这天如果下雨,则整个秋天雨水较多,从去年的情况看这农谚是对的。农历六月下旬至七月上旬,阳历8月7日或8日有立秋七月节,是秋天的开始,此期间天气酷热,称“秋前秋后,热死老牛”。立秋交节,家乡人称为“交秋”,其时辰很重要,能预测来年是否好年景。交节的时辰,以下午为好,吃了两餐,一餐就快得吃。上半夜最差,前面的吃完了,后面的很遥远。

还要看“交秋”时吹什么风,说东北风渔业好,东南风农业好,西南风多虫害,西北风多风灾。这些讲法有时对,也不尽然。那时的老人,很关心立秋交节时的天气,吹什么风,是否下雨等,有的专门到村外开阔处看吹什么风,有时各人看的不同,说法不同,还有争论。立秋过后,农人忙于准备种秋薯。

村里水田少,秋薯当主粮。小时常食番薯、番薯粥,没有番薯,我也许早饿死了。种秋薯有“七月无怕迟,八月无怕早”之说,即七月下旬至八月初必须种下薯苗,太迟了收成就不好了。乡人以“九月薯”喻人无精水,也以“无到榫”喻人脑袋不够用。“无到榫”原指木匠斗合构件时榫头不到位要捶打,乡人以此比喻人脑筋不到位不好使。

神奇的“七月七水”。农历七月七日在我国许多地方称“乞巧节”、七夕节”、女儿节”。《两京杂技》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后来,乞巧的习俗与牛郎织女的故事相结合,更增添了浪漫色彩。乞巧节有许多习俗:如拜月、拜七姐、乞巧、储水、沐浴等。家乡这一天没太多习俗。从小听父亲讲过牛郎织女、七夕鹊桥相会的故事。家乡人在这天的习俗主要是取“七月七水”回家“安屋”(即存在家里备用)。于当晚夜深人静的11时至12时左右,到食水井中取一些水回家以陶瓮保存备用,这水经久不变质。平时如有人感冒发热,或得眼疾等,取水调有关药用,可清热解毒。能否奏效,我未认真考察,但此水经久不变坏却是真的,却未明其原理。说是这时牛郎织女相会,泪水掉下人间食水井中,所以珍贵神奇。

七月十四是鬼节。农历七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中元节,人们称之为祭孤、送鬼节。中国岁时节令有所谓三元,即正月十五为上元,七月十五为中元,十月十五为下元。家乡的鬼节可能与中元节、送鬼节是一回事,不知为何差一日。小时问过父母为什么叫鬼节?未得其解。“七月十四落鬼雨”,倒是常见的。这时节气温高,气候变化快,一会下雨,一会儿出太阳,且有很小的区域性。后来翻翻书大概知道鬼节是怎么回事。乡人过这节,要以牲头祭品拜神敬神,既拜祖公神主,又摆出门口拜天地,制作许多纸品如衣服、鞋帽、大面额冥币等一大堆,十多分钟才烧完。乡中有“朝冬晚年晏灶节”之说,即各节日拜神活动的时间不同,冬至是在早上,年(卅晚)在晚上,其他如清明节、鬼节等是中午。这鬼节的拜神多在中午进行,完成了吃中午饭,谓之中午“做节”。这鬼节前一般不出远门,或在此前回来过节,或节后出门远行,大概是出于对神灵的敬畏吧。

八月初三,台风灾害的代名词。据父辈说,北海史上有过两三次大飓风,都在八月初三日。最近的是1954年,那时还没有气象台,无气象记载。父亲说那次台风很大,许多房屋都倒塌了,包括街上的楼房,不少从楼冬处拦腰倒下。死了200多人。

是乡人记忆最深刻的台风灾害。又以八月初三为台风的最后期限,说过了这一天,今年就没有台风了。从气象记载看,此日以后还是有过台风的。

美好的中秋节。在儿时的记忆中,中秋节是最美好最美丽的。这天承载许多美好的元素:圆月,月中美丽的嫦娥、勤劳的吴刚;月饼,又香又甜,在那缺食物缺营养的年代,月饼该是天下第一美食了;赏月、拜月,祈愿幸福安康;台风、暴雨天气结束了,秋风起酷暑过去,天气凉了,多惬意啊;有美好的期待--家里种的农作物丰收在望,天气既凉,年也就不远了。年、清明、中秋,是儿时一年中最重要的三大节日,最令人期待的好日子。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中华民族传统的中秋佳节,有“月节”、团圆节”等10来个称谓,有悠久的历史,约始于魏晋,唐朝初年成为固定的节日。关于中秋节的来历,一说与秋社有关,是答谢神祇而起;一说与古代祭月风俗有关,源于古代对月的原始信仰。

中秋节的习俗很多,活动很丰富,形式也各不相同,都寄托着人们期盼团圆幸福,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儿时过中秋节,一大乐事是吃月饼,家乡的广式月饼品种多,味极美,常见有叉烧、什锦、腐乳,才1毛多钱一只,物美价廉。不像现在一只月饼十几元几十元。况且,今时的月饼不如当年的好吃,也许有物质匮乏与丰富的主观差异吧。一大趣事是拜“月爹爹”,父母亲教我们称月亮为“月爹爹”,摆上2只月饼,跪对朗月,念着“月爹爹,拜拜你,你刀钝,我刀利,一刀斩你跌落地”。

父母说小孩不可用手指直指“月爹爹”,那样月会割伤你的耳根。村中时而有小孩耳根发炎溃烂、涂着蓝药水,说是被“月爹爹”割的。儿时过中秋,有时随父亲到城里看“烟花”,那时的烟花不是现在的“高空献彩”之类,而是一座塔形的大家伙,分五、六层,一层为一套,每一套一个主题,逐一燃放展示出来,并旋转起来,各方可看到。那设计、制造堪称科学、神奇、精美。可惜后来没有了,可能技术失传了。先是燃放一通尖声啸叫的剪状烟花,叫老鼠仔,然后劈里啪啦一串鞭炮,展现一幅有人物模型的图景,如“打倒美帝国主义”,一军人持枪射击,火焰喷射、敌人倒下,很是形象生动。当时是抗美援越时期,我们合浦的能人设计出这一主题。

其时燃放烟花的地点在中山纪念堂前小广场的一片泥地,即今海门广场处。看的人很多,我人小只能骑在父亲肩膀上看,久了父亲说累了,说着笑话:真是“子作父为马”,不知能否“父托子成龙”呢。儿时中秋节虽美好,却不劏鸡拜神的,就是说没有猪肉鸡鸭食。长大后,可能因为生活好了一点,母亲开始立例拜神,还要拜天地之神,真是越搞越繁琐了。

九月九去登高。农历九月九日是传统的重阳节,重阳也叫重九。重阳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之前,是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汉起又有重阳求寿之俗。在儿时的记忆中,重九登高,效桓景之避灾”(语出《幼学故事琼林》),是重阳节正源。说东汉汝南人费长房对桓景说,九月九日,你会有灾难,只有全家人插茱萸登山饮菊花酒才能避祸,桓景依费长房的建议办了,晚上回到家,家中鸡犬牛羊都死了,以后重九登高避灾成为风俗。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有“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之句。儿时,有时学校组织我们去登高,到冠头岭或郊外林间玩上一天,这是“九月九,去登高”。为了我们去登高,父亲及早用网抓几只鹌子(现在可能叫野鹌鹑),腌过晒干,煲饭给我们带去登高。那时与其说是登高好玩,不如说是鹌子饭好食,那香味可谓终生难忘。现在鹌子不能抓了,就没那口福了。家里人一起登高野炊,则始于青年时期,生活稍改善,人也有些雅兴了才去登高。有时单位组织去,也是一次不错的郊游。农历九月,金秋时节,天高气爽,正好放风筝,没钱买浆糊就以勒(刺)薯胶粘纸做成风筝,当风筝徐徐飞起来,越飞越高,线都放尽了,心里很有成功的感觉。可惜这勒薯胶粘不牢,有时放一会就散架了。

父亲忧患意识极强,常说“日日防饥,夜夜防贼”,又说“凡事皆有危险”,小心天下过”,认为放风筝不安全,在地里倒着走如盲人骑瞎马,不慎就会掉井里淹死。此后我不放风筝了,调皮的童年也少了一大乐趣。

“禾怕寒露风,人怕老来穷”。寒露时节晚稻正在灌浆,如遇较大北风就会减收。而寒露前后冷空气南下的概率很高,乡人也最为担心。后来懂一点科技了,就尽量选择稍早熟的稻种或早一点插播晚稻,以避过寒露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