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文献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地方文献/北海土特产

甘蔗

来源:作者:发布时间:2018-01-01浏览:

分享到:

    广西甘蔗有糖蔗与果蔗之分,前者为制糖用蔗,后者为果用蔗。中国是甘蔗起源地之一。春秋战国时期已由野生品种经过栽培选育而演变为农作物。最晚在秦代,广西已推广种植。宋代,广西是全国主要产蔗区之一。明、清时代,桂南糖业盛名,享誉海外。中华民国八年(1919)蔗糖产量仅次于四川、广东、江西居第四位。民国二十九年(1940)广西产糖100万担、果蔗176万担。当时以土榨黄糖为主。1950年前,广西糖蔗品种多为竹蔗,果蔗品种多为青皮蔗,品种变化不大。1950年后,注重糖蔗的引种与育种工作,引进爪哇2878、印度290、台糖134等优良品种,广西也先后育成桂糖系列12个良种。1993年,14个地、市的88个县(市)共种植甘蔗600多万亩,总产2305.29万吨,亩产3.84吨。成为中国最大的蔗区。
    甘蔗喜光和温暖气候。在广西全生育期需要日均温>13℃,230~250天,≥10℃积温 5500°~6500℃以上,气温<10℃停止生长,<0℃受冻害。需要光照1200~1400小时,年雨量>1000毫米,蔗茎伸长期需水占全生育期56%~64%。由于气候关系,含糖份有自南而北递减规律。据此,广西甘蔗生产应在0℃等温线以南地区发展,-2 ℃低温等值线以北不宜种植。广西甘蔗生产划分为:①最适宜区。北回归线和红水河以南广大地区,多年极端低温1℃以上,霜害轻,四季宜种,能大量发展。宜在邕宁、贵港、桂平、横县、武鸣、钦州、合浦、崇左、扶绥、龙州、宁明、大新等地逐步建成主要生产基地。②适宜区。北回归线以北至北纬25°地区,多年极端最低温1 ℃,有轻度霜害,甘蔗宿根可安全越冬。宜在来宾、武宣、柳江、柳城、象州、宜山等地发展。③次适宜区。北纬25°~26°地区,年平均极端最低温0℃以下,有霜害、宿根和秋植蔗过冬需加保护措施。宜在恭城、平乐、荔浦、阳朔、永福、罗城、环江等地因地制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