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文献

涠洲史话 千秋精彩(3)

来源:作者:发布时间:2018-01-01浏览:

分享到:
 
    关于涠洲岛的民间传奇
    涠洲岛与北海之间的海域古名“野马渡”之说。野马渡的得名起因于古时常有野马结伴从涠洲岛渡海而来。《太平环宇记》中关于把涠洲岛至北海的海域称“合浦水”,又名“马渡”是因野马能够泅渡而得名。既然野马能渡,则有两种可能,一是古时涠洲与大陆隔水不宽,野马能泅渡而过,二是古时涠洲与大陆之间的海域潮汛涨退幅度大,潮水退时,人或动物可以趟水而过。野马渡”之说是否可以印证古代涠洲之大陆之间于潮起潮落之间有一个可以“趟水”而过的野马渡,而这个野马渡也就是信息交流的通道呢?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个“野马渡”通道,涠洲岛的信息才能早早地记录于晋唐的史籍之中。
    地方史料记载中,民间有“走路往涠洲岛卖发糕,到涠洲时发糕尚温”的传说。由此可见,古时确实可以从“野马渡”趟水往返于涠洲与大陆之间,古时大陆妇女沿着这个“野马渡”去涠洲卖发糕应该是可信的,关于涠洲岛“野马渡”、卖发糕”的传说也是一种文化现象的折射。如果能将历史上的史实事典与民间传说结合起来,涠洲岛的旅游资源又多了几处亮点,岂不大善,又何不乐而为之呢?
 
    廉州校园内的天妃庙
    廉州校园内的天妃庙有一段“迁徙”故事。原来,廉州校园内的天妃庙是从涠洲岛搬迁过来的,算是廉州庙宇中的“客家移民”。
    为什么廉州天妃庙要从涠洲岛漂洋过海而来呢?事情得从顺治康熙年间的“禁海”说起。
    据《清实录·圣祖卷》记载:为使郑成功无内地物资接济,顺治十八年八月十三日(农历),清廷下达了“迁界令”,令闽、粤、淅、江南四省向内地迁移三十里,禁鱼舟商船出海,界外房屋村庄渔船尽予焚毁”。康熙即位当年又严令“从大虎门至钦州防城,沿海居民内徙50里,设排栅,严禁出入”见民国版《合浦县志》),时合浦属广东、涠洲岛是合浦辖地,当然属于“内徙”的范围,这就是涠洲岛居民内徙的历史背景。
    涠洲岛是全渔户,靠耕海为生,在古代,渔民被称为“渔疍”,即疍家人,没有陆地居住的权利,只能“穴舟而居”。因此,对海神有着虔诚的信奉和依托。疍家人信奉的海神是“三婆婆”,也即是合浦方言所称的“三婆”,供奉“三婆”的庙宇就叫“三婆庙”。三婆是南宋福建莆田一林姓人家的女儿,因其贞烈死后为神,到了明朝被封为天后(也称天妃),后世逐将供奉之庙称为天后宫或天妃庙,是东南沿海至北部湾一带最受敬奉的神灵。沿海有港口码头处必有天妃庙或天后宫,涠洲岛三婆庙始建于明末清初,始建庙址在今涠洲岛码头一“鼓形石窟”之下。清廷下了“禁海”令,强制实施搬迁之后,岛上的渔民并不愿意离井背乡,清廷见状,采取了烧毁渔船,驱逐渔民的更强硬的行动,逼使岛上渔民向内民迁徙。廉州理所当然就成了渔民们迁徙择居的第一站。当时的廉州府一带水路直接与大海相通。岛上渔民选择了最靠近大海的西门江码头(即今廉州中学魁星楼码头)修建三婆庙。
    择址重建的三婆庙完全依照涠洲岛“鼓形石窟”下的三婆庙原状为依据,规模是宏大的,由门楼、前殿、大殿组成,为三进三间式建筑,规格布局与今涠洲岛的三婆庙基本一致。涠洲的三婆庙也随之迁到廉州府城,今廉中海角亭边。不同的是,廉州史志记述中称之为天妃庙。
    经过三百年的风雨侵蚀,廉中天妃庙已残迹斑落,但其规模格局依称可辨认。今廉州海角亭的山门,就是沿用原天妃庙的门楼重建的,由此可知天妃庙当年的雄姿。据记述,廉中天妃庙正门的对联则是从福建湄州天后宫“请”过来,联云:深恩施粤海,厚德纪莆田”,该联现作为海角亭山门对联,以代替海角亭原用的“不到此亭哪知象郡珠崖关万里,试观于海才见龙门冠岭云水千重”联,今天人们到海角亭游览,除了实地观赏天妃庙的布局现状之外,还可以通过海角亭的山门和对联,感受到天妃庙当年的规模和氛围。
    现今涠洲岛码头边的三婆庙是乾隆年间(1684年),清廷开放海禁,准许渔民回原籍地居住后,再从合浦搬迁回去重建的。
 
    香港“九龙巡检司”迁移到涠洲岛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六月,清政府将香港九龙巡检司移至合浦涠州墩,称“涠州墩巡检司”,改属合浦县。
    清政府为什么要将香港九龙巡检司移至涠州墩呢?查史料得知,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清政府被迫将香港岛割让给英国。这样一来,与香港一水之隔的九龙也就成了边防前线,第二年,清政府便在九龙设置了“九龙巡检司”,并增筑城池,前后花了四年的时间,建成了周长180丈,城墙高2丈,占地面积2.7公顷的九龙寨作了九龙巡检司的衙署。这就是香港九龙寨城的来由。
    但是,九龙寨城的建成并不能阻止英国殖民主义者侵略的魔爪。咸丰十年(1860年)清政府又被迫订了《中英北京条约》,将“九龙司地方一区”割让给英国,面积共11.1平方公里,包括了尖沙咀、油麻地、旺角、红磡等九龙半岛以南的海岸地区,因此造成了华洋杂处的南九龙、北九龙之分。
    到了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英国政府又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租借了新界。至此,整个香港几乎全部落入英国人手中,不同的是,条约中尚规定:所有现在九龙城内驻扎之中国官员,仍可在城内各司其事”。又议定“仍留九龙城原旧码头一区,以便中国兵商各船渡艇任便往来停泊,且便城内官民任便行走”。也就是说主权尚在清政府手中,各种国家机器还能在九龙城区内运转。
    然而,不到一年英国军队就强行接管了新界,并且立即强行驱赶九龙寨城内的中国官员和驻军,迫使九龙巡检司停止执行公务,致使清政府完全丧失了对香港地区的管辖权。因此,清政府只好将九龙巡检司移至合浦涠州墩,改称“涠州墩巡检司”,隶属合浦管辖了。“涠州墩巡检司”也就成了一个由外州府迁入超出县境管辖的机构。
    清政府为什么舍近求远,把与广东一线之隔的香港九龙巡检司迁至涠洲岛并保留这个设置呢?也许清政府尚期待着有朝一日还能恢复九龙巡检司吧!
 
    涠洲岛上的清琼州府琼山县林讳兴公墓
    涠洲苏牛角坑村边,有一座清代墓葬。墓前所立墓碑高106厘米、宽46厘米、厚8.5厘米,碑上铭文:同治四年仲冬月吉旦;世居郡城东河大林一图桃园村,清琼州府琼山县林讳兴公墓;调署龙门协右营中军守备□鹏;七品衔运名;琼府学廪生毓英;海口营外委□雕;琼府学廪生毓森;五品蓝翎尽先千总永华,立。”此外,还有一块是墓葬的界碑,界碑,铭文是:上下左右,五丈为界。龙门协镇,右营守备林大鹏,监。”从此墓碑的铭文来看,同治四年是1865年,立墓至今已有154年。立碑者有守备、千总、外委、廪生等五名,与墓中人都是琼州府人。由此推想,墓中的“清琼州府琼山县林讳兴公”应是一位德高望重的教书先生,并且生前曾在琼州府学任教,立碑者应是他的门生。因为,五名建墓立碑者都不是这位林兴的亲属,而且有文有武,又是异乡建墓,除了师生之谊以外,是没有其它更大的凝聚力的。因为,在尊崇天地君亲师的古代,一日为师,终生为师,师者如父。只有为师为父者,才能享受此尊荣,这是符合古代忠孝礼仪之道的。这与《海国见闻录》中所记:涠洲,当雷廉琼三郡之中,惟盛夏南风大作不可停舟,余时皆可湾泊,盗船便于憩息,则此涠之利害久矣。近来,村基重开,寓客家四五千人都入教也,亦有书塾习应,制诗文补。遂溪县学弟子员数名其举秀才者,村氓奉为乡望。”的教育历史状况(有外地的老师来任教)相吻合的。
至于这位林学究为何客死涠洲?有待今后考究解谜了。
 
    三婆庙供奉的黄开广是谁?
    涠洲岛三婆庙的后殿,正中祀奉有海神三婆婆。三婆婆神像的左右,分别是千里眼和顺风耳两尊小菩萨。后殿的左厢,祀奉三婆婆的哥哥三王爷爷。后殿的右厢,祀奉一方两尺多高的灵位,位上写着:三婆庙始创人黄开广大人位”。
    这位黄开广广大人是谁,竟有如此大的能耐,与天后一起享受人间烟火呢?黄开广祖籍广东合浦,在琼州生长,水师行伍出身,咸丰三年任崖州水师副将,咸丰五年任琼州镇台(总兵)曾诰授二品武显将军。《文宗咸丰实录》中记载:以拿获洋盗多名,赏参将黄开广花翎。
    是时,雷廉琼海面海盗横行,犹以黄白豆、张十五仔为害最烈,聚船数十号,哄于廉洋。时任海口营参将黄开广受命进驻涠洲清剿,连战克捷,将张十五仔股匪穷追至安南花封洋面。逼使该匪穷蹙乞降,呈缴船炮,散遣伙党,听候安插。
    黄开广不但剿灭海盗战功彪炳,而且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敢于挺身而出与英军作殊死战斗。1857年上半年,从广州至佛山的珠江江面,战火未熄,5月间,英舰队司令埃利奥特指挥20余艘汽艇又向广州发起进攻,琼州镇总兵黄开广积极征调船只,集合部众,赴平洲待命出击。黄开广征募到红单船60多号,加上师船共百余号,停泊在距大冀沼附近的平洲三山江面待命,随时准备把英舰驱逐出珠江。6月初,英舰炮首先向驻守在江中沙岛的清军炮兵射击,以图扫除上溯珠江的障碍。黄开广与众将一起,指挥清军水师以密集的炮火向敌舰还击,并敲锣鸣号以助威,英舰有的被击中沉没,有的受到重创,除留三四艘泊大黄沼,其余的都退到虎门。
    为了纪念黄开广的功德,涠洲民众建庙祀之。至于三婆庙内为什把黄开广作为始创人来供奉,有各种各样的传说。一是黄开广率兵来涠洲岛征剿海盗时,因见岛上的一座庙成了海盗的巢穴,一怒之下就把该庙烧毁了,许愿将海盗剿除后,再新建一座神庙。后来黄开广真的如愿将海盗剿除,就在涠洲岛重建了这座三婆庙;二是清乾隆三年(1738年),一名叫黄开广的福建商人在涠洲附近海面遇风暴袭击,幸三婆在南湾显灵,逢凶化吉,后出资修建了此庙,庙里因此把黄开广作为始创人来供奉。黄开广剿匪安民,抗击外敌保国有功,三婆庙内供奉他的神位,应是民心所系。这些传说只是姑妄言之,姑妄听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