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火中的涠洲岛
1937年10月20日,日寇军舰炮轰涠洲岛。1938年8月12日,日寇首次侵占北海涠洲岛。9月7日,日本海军第五舰队又占领了涠洲岛,日寇侵占北海涠洲岛是为了配合其进攻海南岛的战略。
1939年1月13日13时,日本的御前会议决定进攻海南岛。1月19日向驻广州的日军第21军下达了和海军协同攻占海南岛的命令。1月25日,日军大本营命令将该支队改编成台湾混成旅团,30日命令将该旅团编入21军战斗序列。准备把这支部队投入海南岛方面的进攻。9月23日,日军大本营向华最高军事指挥机关“中国派遣军”,下达了以第5师团、台湾旅团与海军协同,攻占钦州湾、南宁、镇南关、龙州的命令。
10月16日,驻广州的安藤利吉第21军,根据中国派遣军10月19日的作战命令,进行了各项准备,并与近藤新竹中将的海军第5舰队,山县正乡少将的海军第3联合航空队(辖第14、15航空队)进行了协同,规定进攻的部队在11月10日一早到达海南岛南部的三亚港。日寇的海军第3联合航空队、陆空军第21独立飞行队(两个中队)以航空母舰和涠洲岛机场起飞,配合作战。日寇开始了对涠洲岛长达七年的侵占,并修筑机场、集结舰艇成为日寇侵占我国华南大后方的海空军基地。
日寇之所以能如此快速建成机场,是因为在原涠洲机场的基础上扩建起来的。1932年,时广东省政府要在涠洲岛修建一个简易军用机场,由广东省南区绥靖委员公署负责监管和组织修建。当年夏天,合浦县政府接命后,即指派北海市警察局、涠洲公安分局及涠洲乡委员负责,选定涠洲坎仔村背的山坡地作为机场场址,并限期三日内雇请民工将该机场赶筑完成。5月31日机场开始动工,6月4日工程告一段落。6月11日,合浦县政府向南区绥靖委员陈章甫“呈报赶筑涠洲机场兴工及完工日期”,并将涠洲机场地形位置图附上。南区绥靖委员公署于6月复电:查长度阔度均不合,应将长边扩至一千五百英尺,阔边扩至一千二百英尺。
根据南区绥靖委员公署的指令,合浦县政府又开始机场的改造扩建工程,将原来的长边改作阔边来扩展,将机场筑成长阔各边均为1200英尺,工程于6月底完成。7月6日,合浦县政府以呈1791号文向南区绥靖委员陈章甫“呈报改造涠洲飞机场情形及完成日期”,并将改造后的涠洲机场的图纸附上。8月,涠洲军用机场正式启用。广东省为此设立了涠洲斜阳管理局,但涠洲机场终因很少使用而荒废。占领涠洲的日寇,将涠洲机场扩建为大型的野战机场,涠洲机场的各种战斗飞机最多时有30余架,与停在军舰上的50多架飞机联合作战,由此组成了侵华日军第七基地指挥部。1944年4月及1945年2月,日军败退前,先后两次将机场毁坏。
日寇侵占涠洲岛期间,制造了骇人听闻的万人坑事件和飞机场血案,犯下了累累罪行。
1939年5月,日寇发现一民间货船在涠洲岛靠岸,认为是抗日游击队登陆上岸,便疯狂地搜查全岛村庄。在一户渔民家中查出3名运货渔民,当即拉往横岭枪杀,接着又把所有村民驱赶到坑仔村,逐村逐户按籍册核点人口,未入册者均被枪杀。因点名杀人地点在日寇飞机场附近,故称“飞机场大点名惨案”。
1939年11月,日寇侵入涠洲岛后,在岛上建基地,修机场,抓来大批渔民为其无偿劳动。为了强迫渔民日夜赶工,日寇牵来狼狗监工,动作慢者就命令狼狗扑咬,重伤而丧失劳动力者则抛入大海喂鱼。在整个修建机场过程中,共有110人被折磨而死,伤残者不计其数。史称“飞机场工程惨案”。
抗战期间,日寇经常派出军舰到北海市区一带海面抢劫掠杀,手段残忍至极!一是用麻绳将渔民捆绑后推入海里淹死,二是用特制的弯刀将人头钩断,然后扔进海里。据有关史料记录,仅1938年一年间,被日寇抢夺的渔船有34艘,被“钩头”杀害的渔民、船民有262人。史称“钩头惨案”。
1939年,日寇军舰掠夺了一艘疍家船,然后将船上20多名渔民拉到横岭斩首坑埋,最后留下一个小孩,用来作刺刀劈杀取乐。史称“疍家船惨案”。
1945年6月19日深夜,涠洲起义队伍60多人编成5个战斗小组同时发起攻击,摧毁了日军司令部,拔掉了9个据点,共歼灭日军19名,俘虏1名,缴获汽车2辆,重机枪3挺,轻机枪4挺,步枪20多支,电报机等物资一批。起义胜利后,组建了“涠洲人民抗日守岛自卫队。”经过了七年血与火的劫难之后,涠洲岛重回到中国人民的手中。
解放海南岛的练兵场
1949年12月,两广战役胜利结束,中南地区全部解放,毛泽东及时发出命令:准备解放琼崖。毛泽东特别指示,要在春夏之交解决海南岛问题。
当时已退踞台湾的国民党妄图以舟山、金门、万山、海南诸岛互为犄角,构成一道防卫台湾的海上屏障,作为“反攻大陆”的跳板。蒋介石任命薛岳为“海南防御总司令”,纠集残敌约十万人,仗着五十多艘军舰,三十多架飞机,加紧巩固其所谓“陆海空立体防御”,不断派军舰到大陆沿海骚扰破坏,派飞机窜入广州、武汉等地狂轰滥炸,严重地威胁着中国南部的安全。
毛泽东在部署攻打海南的电报中明确指出,渡海作战完全与过去我军作战经验不相同,即必须注意潮水与风向。毛泽东的指示,透过错综复杂的关系,紧紧抓住了渡海作战的主要矛盾。
就当时的条件看,渡海的困难很多,解决的办法只有一个:动员木船,立足现有装备,充分发挥人民战争的威力,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的敌人。
1950年3月5日,解放军40军119师356团攻打涠洲岛,全歼涠洲岛守敌700名,缴获300多只木帆船,并取得了以机帆船战胜炮艇的经验,对我军大举登陆海南岛作战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为了大举登陆,参战部队首先以一个加强团的兵力从涠洲岛夺得了敌军的四百只大帆船,解决了部队当时船只不足的困难。
涠洲岛海域领空击落美国G147无人驾驶侦察机
1964年11月15日11时53分,海南岛、雷州半岛地区的多部防空雷达,同时发现一架美国G147无人驾驶侦察机,航向西北,直指涠洲岛,高度1.76万米,时速780公里。
机场指挥塔。师长刘鹤翘即令师机动作战分队中队长徐开通起飞拦截。
12时20分,徐开通驾驶歼—6型飞机上升至1.62万米高空,在左前上方发现目标,立即进入其尾后。当距离目标约4公里时,他在刘鹤翘的导引下跃升拉起,至高度为1.75万米时改平,对目标进行跟踪瞄准。当距离目标为1500米时,徐开通放减速板,从目标后下方5度角进入攻击。他开炮射击,但是弹道偏低,没有击中。于是他稍抬机头,再次开炮,又未击中敌机。
此时,徐开通静下心来,又抬高机头,再次瞄准,当距离敌机230米时,他第三次按下炮钮。一串炮弹打中了敌机。“轰”的一声,敌机爆炸起火,坠下高空。
“打中了!”徐开通兴奋地报告。
“打得好!打得好啊!”地面指挥员刘鹤翘也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高喊起来。
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击落美国高空无人驾驶侦察机,它标志着中国空军的防空作战能力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涠洲天主教堂的双胞胎
清同治六年(1867年),清政府对涠洲“重开岛禁”,法国巴黎外方传教会利用这一机会,派法籍神父上岛传教,建成了清末“雷廉”地区一座最大最宏伟的天主教堂。
天主堂的正门顶端是钟楼,钟楼有一个10多级的石造螺旋梯,只容一人盘旋而上直达二楼。顶层挂有一口铸于1889年的白银合金大钟。据说是一法籍寡妇教徒所赠,当年的钟声能传遍整个涠洲岛。教堂的左侧,是一座两层的券廊式神父楼。天主堂的大院内还设有修道院、医院、育婴堂、孤儿院和学校。
据年长的天主教徒说,当时主持建造天主堂的两位神父中,一位是范神父,另一位是麦神父,范神父是建筑工程师,他亲自指导岛上的民工(绝大部分是教徒)加工石块。有些重要的石块构件,两位神父还亲自加工,使天主堂能按设计的方案建造。
在湛江市霞山区绿荫路85号,也有一座天主教堂——圣维多尔堂。这是由巴黎外方传教会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创建的。教堂的建筑面积约600平方米,高24米(包括尖塔),坐西北向东南,青石砖垒砌,墙面仿石,顶面、墙壁的内部和外部及堂前的两尖塔是纸根灰结构,外观结构与涠洲天主教堂相似,能同时容纳1000多人参与弥撒,是湛江市唯一的哥特式建筑。圣维多尔堂曾隶属于广州教区北海教区管辖。而且,湛江圣维多尔堂的创建者来自北海,他就是涠洲天主教堂范神父。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广州教区从北海派法籍范思定神父来湛江主持教务。范神父从北海涠洲带来十八位教友,在西营(现在的霞山),搭了两间木屋开始传教的同时,筹建圣维多尔堂。1900年12月,圣维多尔堂举行奠基礼,经过三年的艰苦施工,圣维多尔堂宣告落成。范神父为该堂首任本堂。在创建者而言,湛江圣维多尔堂与涠洲天主教堂有双胞胎之缘。
这就是涠洲的前世今生,当我们在浩如烟海的史籍中盘点有关涠洲岛的史迹记录时,涠洲岛的沧海桑田展示眼前,蓦然回首间,世事已千年。
涠洲历代事略
晋代刘欣期所著的《交州记》中所记述的涠洲,就是最好的史证。《交州记》中记称:去合浦八十里有涠洲,周回百里。”合浦涠洲有石室,其里一石如鼓形。见榴杖倚著石壁,采珠人常祭之。”南北朝·宋,卢循昔据广州,既败,余党奔入海岛,野居,惟食蚝蛎,垒壳为墙壁。
唐代的刘恂在《岭表述异》“廉州珠”篇中记载:廉州边海中有洲岛,岛上有大池。每年太守修贡,自监珠户入池,池在海上,疑其底与海通。
宋代曾任钦州教授的周去非在其《岭外代答》中记述犹为明确:合浦产珠之地,名曰断望地,在海中孤岛下,去岸数十里,池深不十丈。蜑人没而得蚌,剖而得珠。取蚌,以长绳系竹篮,携之以没。既拾蚌于篮,则振绳令舟人汲取之,没者亟浮就舟。不幸遇恶鱼,一缕之血浮于水面,舟人恸哭,知其已葬鱼腹也。
元代在椹川村设巡检司,遥领涠洲。
明代,随着抗击倭寇和防御海盗的需要,涠洲岛地位的重要性也就日益突显,明代涠洲属雷州遂溪县辖。
洪武三年(1370年),设涠洲巡检司。
万历六年(1578年),迁移雷州的农民去开垦涠洲,耕种住其地。
万历十八年(1590年),设设游击一员驻军岛上,兼守珠池。
当时涠洲游击营统领的大少战船达四十艘;二十八年移于永安。
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十二月安南海寇翁富等人袭击龙门,涠洲中军守备祝国泰率兵抵御,官兵全部阵亡。
清代康熙元年,迁界后户口安插雷廉间而间无居人矣。
雍正年间,涠洲先后列入海安营守备和龙门左营海巡范围,并且与海口的海巡联防,定期会哨。
乾隆七年(1742年),巡抚广东都御史王安国檄雷琼道张珆美转委东场司巡检严熊随带书算,丈得涠洲南面十二里,东西十里,北十里,周广四十里。
嘉庆元年(1796年)十一月,朝廷派出三十余艘兵轮,进入涠洲、龙门、硇洲海域围剿海盗。
嘉庆十年(1805年)四月,在涠洲获贼船四,擒贼八十余名。六月,广东海盗在“立合约”的基础上实现了大联合。参与订立”合约”的共有7位帮主,敛财物岁计银不下十万两,而涠洲、阑洲孤悬海外,遂据为巢穴。张保仔的大本营设在涠洲和硇洲。
十五年(1835年),洋面既靖,遂勒碑永远封禁,盖与康熙初年迁界安插洲民一空之办法略同。
同治六年(1867年),清政府对涠洲“重开岛禁”,法国巴黎外方传教会利用这一机会,派法籍神父上岛传教,建成天主教堂。
光绪十一年(1885年)七月,琼州道员乘兵轮在洋面遭到袭击,发生了战斗。冯子材曾派副将梁正源率水师巡海,在涠洲岛附近与“海盗”相遇,发生了激烈的海战,官兵被打死打伤多人,“海盗”船乘风归去,梁正源则“未敢穷追”。11月,又一次遭遇,曾“激战三时”之久。
光绪二十年,划涠洲归合浦管辖,而以永安巡检司移驻。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六月,清政府将香港九龙巡检司移至合浦涠州墩,称“涠州墩巡检司”,改属合浦县。
1937年10月20日,日寇军舰炮轰涠洲岛。
1938年8月12日,日寇首次侵占北海涠洲岛。
1938年9月7日,日本海军第五舰队又占领了涠洲岛,日寇侵占北海涠洲岛是为了配合其进攻海南岛的战略。
1950年3月5日,解放军40军119师356团解放涠洲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