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文献

客家文化 精彩纷呈(下)

来源:作者:发布时间:2018-01-01浏览:

分享到:
 
    五、兴学重教文化
    秉承中原客家人兴学重教的优良传统,珠乡客家的兴学重教风尚在北部湾地区独领风骚,自成一景,成为珠乡客家历史文化沉淀积累中最有凝聚力的元素。来到珠乡客家居住的地方,走进村场寻访客家人兴学重教的事迹,你会听到许多动人故事。在公馆南山有一座建于1939年的学校,虽然已经经历70年的风风雨雨,这间学校大主体建筑依然牢固完整,这是珠乡最早由民间兴办的现代学校之一。当你向老一辈村民们了解学校来历的时候,老人们会告诉你一个变卖祠堂的铜锣供子弟读书的动人故事。
    那是辛亥革命后,珠乡的客家人中也有子弟参加过辛亥革命,他们从自身的经历中深深地感受到没有文化知识的艰辛,认识到让子弟读书的必要性。而在这时,村中的一个子弟考上了县城的中学堂,但却因家中贫穷而无法解决学费。村中的叔伯长辈们经过祠堂议事后,决定变卖祠堂的铜锣为这个子弟筹学费。这个子弟果然不负众望,努力读书得以有成,当上了国民革命军的团长,于是就回乡办了这所学校。接着,这位团长还和陈铭枢将军一起,领衔发起创建了合浦五中(今公馆中学)。
    在珠乡客家居住地,你到处都可以听到类似的兴学事迹。而且,以兴学育人为线索,形成了珠乡客家地区人才辈出的人文现象。有了文化知识的珠乡客家子弟,走出社会以后如虎添翼,出人头地者比比皆是,于是便有了同一个只有一百几十人的自然村落、同一个学校里往往会出现几个将军的现象。如上面举例的创办南山学校的团长所在的那个只有一百来人的自然村,就先后出了三个将军。合浦五中(公馆中学)创办时的参与发起人,更是一个集中的体现。
    位于合浦县公馆镇的文治书院与廉湖书院、太邱书院同称为珠乡客家三大书院。民国建立后,客家三大书院同时改为学堂。其中廉湖书院改称合浦大廉区立高等小学堂,太邱书院改为私立太邱学校,文治书院改称合浦大廉区立文治高等小学堂。在岁月的风雨洗刷中,廉湖书院、太邱书院湮没了,文治书院却在时代的急风骤雨中发展壮大成为合浦县立第五中学,即今天的公馆中学,这其中一个人功不可没,他就是有“合浦五中之父”美誉之称的陈铭枢将军。
    民国一十五年(1926年)——一十九年(1930年)间,先后任国民革命军第十师师长兼南路各军总指挥、第十一军军长、广东省主席的陈铭枢将军,为合浦民众做了大量的公益福利事业。其中有捐资创建合浦县立第一中学(今北海中学)图书馆,捐资创建合浦中山公园并在公园内建图书馆(后改为民众教育馆)。和邑人陈玉衡合捐白银三万元,创建了合浦医院(址今合浦人民医院旧楼),捐资修建北海菜市、石康菜市、由个人全资创办合浦县第七区第三小学(今曲樟乡璋嘉小学)、牵头署名“筹备合浦县第五中学校募捐启”发起建立合浦县立第五中学,慷慨捐资一万五千元(银元),并为该校题写校名:“合浦县立第五中学”。这就是合浦公馆中学的前身了。
    当时,公馆一带虽然已经有了以区立文治高等小学堂为首的十余间小学,但由于民生尚艰苦贫穷,加上交通不发展,离县城又远,而全县只有廉州中学和合浦一中(今北海中学),不但竞争激烈,且学费昂贵,一般人家是承受不起的,像公馆这样的山区农村家庭更是难以担当了。因此,小学毕业后的孩子们能继续深造读书的,百中不及一。民国十八年(1929年)八月,时任广东省主席的陈铭枢将军回乡了解到家乡教育断层,乡亲们的孩子失学严重的情况后,立即与时驻扎公馆的粤军团长范德星一起邀请曾在文治书院读书的同学及乡绅贤达聚会,商议如何发展家乡的教育事宜。聚会中,书院同学及乡绅贤达都提出将文治书院改为县立中学,并请陈铭枢将军领衔代为申请。陈铭枢将军当即慨然应允,并起草了《筹备合浦县第五中学校募捐启》,牵头署名向社会广泛募捐,还捐资一万五千元(银元),同时为书写了“合浦县立第五中学”校名题词。在陈铭枢将军的带领和号召下,林翼中(民国上将)、范德星(民国中将)、张枚新(民国少将)、黄质文(民国少将 )、林国佩(民国广东省参议长)、陈介卿(民国合浦县长)等文治书院校友和乡贤们也纷纷解囊相助,合浦县立第五中学由此得以建成。
    文治书院改为合浦县立第五中学后,为了确保学校的正常运行和发展,陈铭枢将军又和校友乡贤们商定,将学校前的商铺(位于今公馆中学大门前)和周边的土地(今公馆原老市场猪圩至老榕树一带)作为学校的校产,所得的租金收入作学校经费,由此约定俗成,直至新中国成立,合浦县立第五中学由国家接办,今为合浦县公馆中学。公馆中学校园内至今还保留有“文治书院”门楼、真如院”真如,陈铭枢将军字号),以及,陈铭枢将军手书的“合浦县立第五中学”题词壁匾,还建有陈铭枢雕像,来纪念这位“合浦五中之父”。
    合浦五中和南山学校的建立,是珠乡客家人在不同时期兴学重教的接力传承和伸延发展。在一定意义上说,正是因为文治书院、廉湖书院、太邱书院客家三大书院的滋育,激励和成就了后来的兴学重教群体。而珠乡客家三大书院也是客家先辈们民间捐资兴学,历尽艰难曲折所建。其中廉湖书院的兴废更是教人惋惜,扼腕慨叹。
    从《新建廉湖社学碑》中可以了解到当时廉湖书院的办学经过和规模,以及官府对其的期望所在,也从中看出了珠乡客家人兴学重教的精神所在。的确,在史料记述中,廉湖书院的学子在科举中也颇有成绩。遗憾的是,作为珠乡客家人祖祖辈辈兴学重教见证的廉湖书院,没能像文治书院这样保持发展下去,如今只能在乱草荒野间,凭吊它的遗踪。
    珠乡客家人兴学重教的文化现象,还在饮食文化中得到体现,那就是珠乡客家人吃“开嘴(糕)”的古俗。
    所谓“开嘴(糕)”,就是用木薯粉做皮,用菜做馅,包成饺子状,但不摺卷边皮的,并在一头留有开口,露出内馅的一种糕点。
    “开嘴(糕)”是专门做来给小孩子吃的。何故?原来,客家人非常注重子弟的读书求学,当家里的小孩子到了读书年龄的时候,父母人就要忙着为之张罗入私塾求学。开学的第一天,母亲一大早就来,专门做一碗“开嘴(糕)”给儿子吃,吃了“开嘴(糕)”,象征着去学校之后,勤开口读书,多学知识,肚中有料(有文化)的意思。古时候,客家人居住的是山区,子弟求学都是入私塾,私塾老师也是注重此例的,因此,开学授课的第一天,都会问:大家吃了开嘴(糕)没有?”孩子们就会齐声回答:吃过了!”由于有此一例,即使家里再困难,父母也要想办法去邻居处借回一碗半瓢木薯粉,用菜叶萝卜丝做馅。精心地做一碗“开嘴(糕)”给孩子。
    客家子弟开学吃“开嘴(糕)”的古俗,一直延续到新中国,至“文革”前仍然盛行,文革”中被当作是“封建迷信”行为而被禁止了。
    珠乡客家人兴学重教的同时,还注重奖学。
    客家人对教育十分重视,奖学之风也非常盛行。
    如文治书院建立起后,还把公馆圩几条街划作文治书院收租,所收租资,用作书院开支,奖励勤学。客家人还制定了各种各样奖学族例,从入私塾到庠生、科举,均有各种奖励。而且,这些奖励都是由族中划出一定的钱银专用。珠乡客家人奖学族例都会写进族谱之中,使之成为具有宗法束缚力的制度。
 
    六、居住文化和饮食文化
    节日 除了春节、清明以外,客家注重的节日有五月初五端午节、七月十四孟兰节、八月十五中秋节。五月初五包粽子,客家人用一种叫“旅”的植物叶包粽子,一条旅叶包一只粽子。七月十四蒸米糕,八月十五煲芋头饭。包粽子除了纪念屈原之外,也寄意日子过得结结实实,牢牢靠靠的意思。因此,客家的粽子很结实、牢固,令人叹为观止。风味独特的芋头饭,更是引人流涎。客家的大肉芋头又香又松软。把香喷喷的蒜头米和切成块状的芋头一起炒透,将米覆盖其上,加水适到好处,一焗即可,然后起锅,把芋头和饭一起搅和混合加入生油和捣烂的蒜泥,其香无比。当然,这里更重要的还是团团圆圆,丰衣足食的寄托。
    中秋芋头饭 客家人的芋头饭,一般都是在节日才制作的。在家无余粮的年代,能够吃上一顿大米饭已经是一种享受了。而芋头收获的季节,正是中秋节前后,客家人把芋头和大米合在一起做成芋头饭,即是应节食品,又能节约大米,还可以体现一种农家风味,从中彰显出客家人生活的智慧和乐观。
    制作芋头饭虽然不是什么高难技术,但是全凭经验老到,做出的芋头饭才能松软香醇,美味可口。第一次品尝家乡的芋头饭是在“文革”时期,那时,还未读完小学的我便因“家庭成分”问题失学了。为了避开“文革”中动荡骚乱,父母把我兄弟二人送回了陌生的故乡,因此第一次在故乡度过了中秋节,也是第一次品尝到了故乡的中秋芋头饭,故乡的第一餐中秋芋头饭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悠长的追忆。
    至今我还清楚地记得中秋节那一天,祖母刮了半天米缸,反复思量之后,量出了满满的一筒米,约有半斤多吧。她老人家很坚决地告诉我们,今晚就煮芋头饭过节。并叫我们帮忙刨芋皮。我们刨完了芋皮之后,祖母便开始她的经典之作。只见她老人家细心地淘洗干净了那从米缸中刮出来的大米之后,拿起菜刀把芋头切成片状。祖母刀法确实了得,她切出的芋片大小均匀,厚薄相当。祖母一边切芋片一边告诉我们,只有把芋片切均匀了,炒起来才好掌握火候。切完芋片之后,祖母从油罐中捞出一块肥猪肉,在烧热的锅底转了几下,便当是煎出油了,接着就把芋片倒入锅中,挥起锅铲不停地翻炒。当炒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放进适当的水,然后把淘洗干净的大米均匀的铺洒在芋片上面,盖上锅盖之后,再加几把火,这样就把芋头和大米焖熟了这是制作芋头饭的第一步。
    趁着焖饭的时间,祖母又分工给我们剥蒜米,这是最关键的配料。蒜米放多少没有固定的比例,但蒜米的制作一定要细致,剥了皮的蒜米要放在砧板上用刀轻轻的剁碎,直至成蒜蓉状。
    剁蒜蓉的时候不能用力太大,而且刀法要快,祖母说用力太大会把蒜米中的香油溅出去了,因此,祖母剁蒜米的时候,舞动的菜刀就像是弹扬琴般好看。剁完蒜米之后,芋头和米饭也焖熟了,于是祖母便掀起锅盖,飞快地把剁好的蒜蓉散洒在米饭上,一边撒蒜蓉,一边快速地挥舞锅铲,把蒜蓉和芋头、米饭一起搅匀。在这个过程中,最关键的工序就是要把芋片捣碎,烂到和大米饭的颗粒差不多,这样,芋头的松软、大米的细滑、蒜米的香味就会恰到好处的混合在一起,一锅香喷松软细滑的芋头饭就这样制作出来。
    但这时还不能马上就吃,祖母又把事先煎好的花生油小心翼翼的淋在芋头饭上,盖上锅盖,再加两把火,祖母说这是回火,目的是通过加热使芋头饭的香味更加醇和渗透。
    大约焖了十分钟之后,终于等到祖母的芋头饭“开宴”了,我们迫不及待地狼吞虎咽起来,祖母却在一边笑眯眯望着我们,一边呼唤“过节啦,多吃些啊”。当我们风卷残云般大慰饥肠之后,才发现饭钵里剩下的芋头饭已经只有小半碗了。这是一个没有月饼的中秋节,却是我终身难忘的中秋节。时直至今,每当芋头收获季节,每逢中秋佳节来临之时,祖母切芋头时那舞动的手腕,剁蒜蓉时那充满节奏感的动作,还有她老人家在腾腾热气中翻炒芋片和捣芋头饭时的身影,总会在我脑海中浮现。
    故乡筛蚬趣事 七八月是多雨的季节,大廉山中流淌出来的山泉,洗荡着大廉垌中的大小沟渠河流。这时,便是故乡人筛蚬的最好时机。
    筛蚬工具很简单,一只畚箕,一只木脚盆即可。畚箕是用来捞沙筛蚬的,木脚盆则是用来装蚬仔的。
    女人不敢下河,就在膝盖深的沟渠中筛。男人则跳进江河里,钻进江底,捧起整畚箕的河沙,随着流水晃荡,江水冲走了泥沙,剩下的就是江蚬和粗沙子了,这就是非常形象的“筛蚬”了。水性好,体力又好的男子汉们,只消个把钟头,就可以筛得满满的一脚盆江蚬。当他们扛着战利品挺胸抬头走过沟渠河汊的时候,常常引来女人们赞赏的呼唤,或是相约的嬉笑。
    故乡的大廉垌土肥水美,特别适宜江蚬的生长。农家施肥排出的田水,收获后遗下的作物根叶,流进江河中就成了最好最丰富的江蚬饲料。因此,江河中的蚬仔永远也捞不完。年复一年,筛蚬季节也就成了客家人约定俗成的美食节。
    男人们把整脚盆的江蚬扛回家后,剩下的就是女人们展示自己本事的情节了。于是乎,家家的炊烟升了起来,户户灶前忙碌不停。女人们一边忙着煮蚬脱壳,一边忙着刨芋皮,捣蒜蓉。脱了壳的蚬肉用猪油爆炒是客家女人的招牌菜式。炒香了的芋头加进蒜蓉煮出了香喷喷的芋头饭,是客家传统的美餐。忙碌中抽空赶到田间摘一把自己种的香麦菜,洗干净撒进蚬汤内,也就成了“青龙过海”,百分百绿色环保的靓汤。把整好的香爆蚬肉,芋头饭和“青龙过海”汤端上了饭桌,还忘不了斟上一碗土蒸米酒。香喷喷的酒菜就这样流淌着女人的爱意和欢愉,在腾腾烟雾中,在淡淡的汗香里,这客家人的“满汉全席”,更胜似豪门夜宴的山珍海味,不知起于何年何时,却又代代相传,风情卓然,教人回味无穷。
    客家端午粽子 客家的美食独具特色,一年四季总有应节的美食供人去忙碌制作。端午节做粽子更是全家总动员,人人齐参与的过程。
    制作粽子,得提前几天准备裹粽的叶子。客家人裹粽,是用一种名叫“旅叶”的丛生植物叶来包裹的。这时,就得事先跑到山脚下或村场边“旅叶”丛生的地方,选择优质的旅叶。一条好的“旅叶”会有一米多长,刚好够包一条粽子。“旅叶”选好后,先洗干净,然后削掉叶片边沿的勾刺,再用刀在旅叶的脊干上反复刮动,直到脊干软平为止。接着再放进锅中蒸一蒸,或用沸水烫一下,使之柔软且去掉“臭青”味。这样,包粽子的材料也就准备好了。
    准备够了“旅叶”之后,下一道工序就是去山脚下的草丛中去寻找香椿叶,这是一种芳香浓郁的可食草本,香椿叶子像红薯叶,但肥厚碧绿,香味扑鼻。客家人用香椿叶包着腩尾肉放在粽子中间,煮透后,香椿叶的芳香渗透整条粽子,沁香齿颊,诱人食欲。
    包粽子的糯米是精选的,客家人种植的水稻品种中,有一种大糯谷,就是专门用来制作粽子的。大糯的米粒圆扁硕大,米色晶亮半透明,粘性很好,最适宜制作粽子。因此,每年秋收过后,各家各户都把这些大糯谷进行精选贮藏,留待端午节才用。由于大糯谷的产量低,不适宜大面积推广,产量也就少,也就成了客家粽子的“专用米”,这也就成了客家粽子的独具风味之处。
    包好的粽子要放进锅中去煮,这就是“熬粽”。“熬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往往要熬一个通宵,一定要把米熬烂了,肉熬化了才算是大功告成。把握“熬粽”质量的关键点有两处,一是灌米的量度,灌米太多,粽子就硬。灌米少,粽子就会软烂。二是火候,火候要讲究,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得熬到第二天。第二天一早起来,热腾腾的粽子摆满了簸箕,香喷喷的糯米与香椿气味散着整个山村。
    这时,各家各户都会拿出自己的制作的粽子到亲戚家中去“试鲜”。当然,礼尚往来之间总是你有来我往,一时间,乡间村场中到处都可见手提粽子的乡亲们,笑语喧闹的互相问候,吃粽子了吗?”小孩子则口中嚼着粽子,脖子上挂着粽子,手中举着粽子,欢叫着,追逐着,手中的粽子像是手榴弹,炸开了一股股欢乐的热浪……客家三角麦 故乡的三角麦是客家人世代相传的标志特产之一。在过去那个贫穷的年代里,三角麦也是客家人赖以渡过荒 三月的主要农作杂粮。因此,三角麦在故乡人的心目中,有着一种特殊的寄托和牵挂。
    三角麦选择万物凋零的季节生存,不是为了独立寒冬的卓尔不凡,更不是为了去争夺那万众瞩目的荣耀,而要用自己的生命去解人饥困。在那贫穷的年代里,此时正是三月度荒之际,收获了三角麦就可以帮补缺粮生计,能够扶助人们渡过饥荒,因此,三角麦的收获时节,又是村民们欢乐的时节。
    每逢收割三角麦的时候,村口的晒场上便响起了彼此呼应的打场声。这是人们用长竹竿在拍打着铺在晒场上三角麦,使颗粒与麦竿分离。三角麦的颗粒是三角形的,呈黑褐色,外壳坚硬异常。打下了麦粒之后,稍作晾晒就可以脱壳碾粉了。由于三角麦颗粒的外壳和里面的淀粉是无法一次剥离的,因此只有一起碾碎之后,经过箩斗才能筛出粉,所以,三角麦粉是灰色的,或者是麦粉中掺进了壳质的缘故吧,三角麦做成的食品特别耐饥,也就更受村民们的欢迎。
    以现今人们的择食标准,三角麦属于粗粮一类。随着故乡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这些年已经没有人再种三角麦了。离我们越来越远,甚至消失了。也许有一天,没有人会提起它的名字,没有人会记起它的样子。
    客家土围楼 客家土围楼是客家人性格的象征,坚实、伟岸、沉稳而又宽容。一座土围楼就是一个家庭,一个宗支,一个姓氏的摇篮,更是一个村场甚至四乡八邻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客家的围楼之所以叫土围楼,是因为全部的城墙都是砂土来夯起来的。当然,用来夯城墙的砂土经过了特别加工配制,除了用石灰黄沙土,狗皮砂混合夯压而成,有的围墙还加进桐油和糯米粉,贝壳粉。用这样的混合土夯实后的城墙坚硬异常,用十字镐用力挖下去,但见火星溅起,只留下一点点白色的痕迹。
    城墙一般有二三尺厚,能够抵挡任何枪弹的射击。土城的围墙高大宽厚,围墙四角有炮楼、了望台、围墙四周均设有枪孔,以作防御抵敌之用。
    土城内有水井、磨坊、仓库。一些大的土城,里面还有池塘。如遭围困,固守几个月没问题。
    土围楼的城门是拱形的,宽约一米半,高约三米。城门共有两道门,第一道城门是用十多公分直径的圆木制作的拉栅门,每条圆木之间的相向间隔只有十来公分,平时只关上这道拉门,又通风透气又能观察城外的情况,也能防贼防牲畜乱闯。第二城门是用粗重的荔枝木板制成的,也有十来厘米厚度,四周还镶有铁皮,门板上嵌有圆头大钉,还有两只铜狮子头。关上大门后,再加上中下三条圆木大门闩,任是再大力气的盗贼也无法撞开。这道门一般不关,只有遇到土匪抢村时才关上。城门口内侧各有一间小房间,是用磨房和舂房的。平日里,村中的伯娘婶婆姑姐们都来这里磨谷舂米,城门口也就成了村场的新闻发布中心。任何细小的轶事传闻,到了这里便成了特大号外。
    客家人把土围楼称“城肚”。“城肚”内几乎就相当于一个“小社会”。因为“城肚”里不但有磨屋舂房,还有制作豆芽、豆腐、米粉、豆胶(固休酱油)和蒸酒的作坊、还有油盐烟酒店和水井。不出城门,基本上可以满足日常生活之需。
    土围楼里的建筑格局很讲究辈分尊卑之分。工人有工人的工房,长者有长者的房间,甚至一房二房的住房也按辈分顺序安排。主人的住房是在第二层。工人及作坊、猪栏、厕所都在底层。二楼的房间和楼板都是木质结构,墙板和走廊多有雕花装饰,每一块雕花板都是一件精美的工艺品。
    土围楼内最堂皇的地方就是祖公厅。客家人叫“厅下”。祖公厅设在二楼最正中的房间,一般是三间连体,这里安放着历祖历宗的神位,是土围楼内最庄严权威的地方,处理族中事务,处罚违反族规的族人,都在这个“厅下”进行。
    碉楼是土围楼的制高点,碉楼正四方形,要比围楼内的住房高出一层,主要是为了防务了望之用。碉楼的墙壁上都留有内宽外窄的射击孔,射击孔的视线可达围楼外四周的任何地方。遇有战事,碉楼上就是培养英雄的摇篮。
    土围楼内都留有很宽阔的中央空地,这些空地铺上了灰砂混合土夯实,农忙时是晒场,农闲时便是人们聚会活动的地方。逢有红白喜事,这里便是人们宴饮之所。大锅的鱼肉,大桶的土蒸酒,整齐排列的八仙桌铺满了晒场。最诱人的,是在月朗星稀的夜晚,孩子们或爬上碉楼顶或搬来凉席铺在晒场上,看着叔伯咕噜咕噜吸着水烟筒闪动的火星,眺望天空中游移的行星,听着老一辈讲述客家人千年迁徙,万里漂泊的创业史和英雄传奇,在一代一代客家后代的心中,激起无限的向往和敢为人先的斗志。
 
    七、民间文艺
    客家山歌 珠乡客家山歌是客家人文艺活动中常见形式,客家山歌演唱范围很广,在祭祀、婚嫁丧葬等场合也有演唱,但表现形式不同。如在婚嫁场合则唱喜庆歌,在丧葬场合则辅以抛灯等工具进行表演。珠乡客家山歌中,表现爱情题材方面的最能反映珠乡客家青年对自由婚姻的大胆追求,石破天惊:敢吐山歌敢大声,敢放白鸽敢响铃。
    敢耍大刀敢上阵,敢恋妹子敢同行。
    这是多么豪迈的爱情宣言啊!珠乡客家山歌中这种对爱情至死不渝的执着追求,比起名门淑女,深闺千金那种: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无奈,在思想境界上真是天壤之别。这也就是珠乡客家山歌在反映爱情方面折射出来的独特的民主思想光芒。
    《公馆木鱼》《公馆木鱼》是客家山歌的基本调式。《公馆木鱼》本地群众称为“牡丹花”,说的是嘉靖年间,廉湖书院(旧址在今曲樟乡境内,公馆至曲樟的公路边)有一对恩爱如鸳鸯的青年男女,女的名叫牡丹花。一日,他俩到廉州府赴考,县官张五爷见牡丹花貌如天仙,聪明伶俐,便心起歹念,企图霸占为妾,便令兵丁强抢入府。廉湖书院书生们得知此事,十分愤慨,一齐冲向官府抗议,要求贪官还人。但因势不力敌,他们全被抓进牢房。此事惊动乡亲,大家纷纷凑钱购衣买食及灯油给书生们,让他们在牢房一边斗争,一边苦读诗书。数月之后,贪官张五爷无奈民众的压力,释放了书生们和牡丹花女,出狱后,正赶上科场应考,结果,有八名书生中考应举,喜讯传来,乡亲们大摆宴席,请来亲朋好友,同饮共庆,席间,一些常敲木鱼四处行乞卖唱的民间艺人计上心来,便编造了独具一格的“牡丹花”曲调,把喜事到处传唱,很快,牡丹花女和书生们的故事便传遍了民间。“牡丹花”曲调优美动听,建国前,公馆木鱼》反映的内容多以男女爱情为题材,歌颂男女纯真的爱情及对封建婚姻的抗议。建国后编演的公馆木鱼,多以反映农村现实生活为主。
    《公馆木鱼》的基本特征是,根据客家方言的声腔定音调,一般七字句,两句押韵,句后拖尾腔,曲调抑扬顿挫,优美动听,富于浓郁的地方乡土特色,当地男女老少都会吟唱,成为家喻户晓的民间曲艺。过去由一人自敲木鱼演唱,后来增加二胡、三弦、扬琴、琵琶等乐器伴奏,并发展成对唱,群唱等表演形式。曲调以“公馆木鱼”为主,衬词为“那个呢呀……”或“依都呀……”等等。
    故事典故 客家人在珠乡没有形成典型的乡土故事传奇,由于迁徙年代与地理距离遥远,加上通信联络不便,中原文化信息输入缓慢,因此,珠乡客家人故事传奇大都与风水、地理有关。乡间的生活轶闻轶事,也只限于口头流传,没有形成文字记录传世,如客家人居住的每一个村场岭岗,都有一个关于“风水宝地”的优美传说。这些传说大都是叙述客家祖先如何选择风水宝地,如何发展壮大,出了什么知名人物等。
    大廉山灵杉 大廉山下有大廉垌,这里是客家人聚居的地方。大廉山是珠乡最高的山峰,海拔555米,由于在山顶能见几十里外的大海,客家人又称之为“望海嶂”。据史书记载,东汉费贻来合浦做太守,为官清廉,离任之时,百姓扶辕百里来至此山下,后人将此山称为大廉山,以作纪念。据说,大廉山上有参天红杉,秋天之时,杉时可至洛阳城。此事引起了皇帝的惊疑。一些风水术士乘机危言耸听,说此地当有王者出。汉王听信风水术士的话,派兵到合浦砍伐参天红杉,以断王气。
    于是大廉山红杉的传说,自南北朝起多有文人骚客吟唱不绝,如“三秋合浦,九月洞庭枝”等令人动情不已。
    客家方言中的歇后语 客家方言语汇丰富,加上客家人天赋的语言才能和丰富的社会经历。
    客家方言中的歇后语推陈出新,一枝独秀,生动面又体贴,既有客家方言的深厚严肃,也有当地方言的轻快俏皮。如“梧州猪皮鞋—— — 硬撑(铮)”,立秋的蚂拐(青蛙)—— — 光识喊”等,这样富于哲理的歇后语。俯拾皆是,值得去搜集理。
    童谣 珠乡客家的童谣丰富多彩,大多与农耕生活有关,反映了客家以农为本的教化元素。
    1、月光光》:(1)月光光,照地方,马来等,轿来扛,扛晚人?扛老陈,老陈无哀夸,扛阿妈,阿妈爱疴屎,扛大姊,大姊爱炒菜,扛老妹,老妹爱喂鸡,扛老睇,老睇会烂叫,扛空轿,扛到八爷门口有张塘,戽条鲤鱼八尺长,阿公喊留来做生日,老睇喊留来捞新娘,捞只新娘高天天,煮饭臭火烟,捞只新娘矮趸趸,煮饭香喷喷。
    (2)月光光,照屋背,鸡公砻谷狗踏碓,狐狸烧火猫炒菜,斑鸠死吃渌疤载。点指笃笃,黄牛屎多。
    石狗庆哐,牵牛过径,径子弯弯,牵牛落山,山子曲曲,牵牛落屋,红鸡公,捡湴谷,捡了曼人个新舅男女做恩朴。拢谷齿切,担水淋麻,麻公开花,麻婆爆丫,无米煮,煮泥沙,无菜磅,磅屡巴,无床睡,睡树丫,无被遮,遮树叶,无枕头,垫木桛。
    (3)月光光,亮堂堂,打开窗门晒衣裳,衣裳卯朴朴,好种竹,竹开花,种金瓜,金瓜几多岁,十八岁,鸡公砻谷狗踏碓,狐狸烧火猫炒菜,斑鸠死吃渌疤载。
    2、月光庆咣》:月光庆咣,地螺吊颈,满公洗身,跌条汗巾,晚人捡到,大哥捡到,交还大嫂,大嫂命歪,交还阿斋,阿斋命短,交奔粥碗,粥碗穿窿,交还相公,相公打鼓,交还老鼠,老鼠爬沙,交还梳家,梳家会走,交还老狗,老狗死食,一棍打落去四脚臂直直。
    3、《点子窝窝》:点子窝窝,放米落煲,鸭嫲食水,鸭仔唱歌,唱埋样歌,唱南山老大歌,屙尿噼啪啦,屙屎一坡捞,有钱买只红花女,无钱买只海老婆。
    4、点子农钮》:点子农钮,盆盆石狗,石狗庆空,牵牛过径,径子弯弯,牵牛落山,山子曲曲,牵牛落屋,红鸡公,捡湴谷,捡了曼人个新舅男女做恩朴。
    5、《缺牙耙》:缺牙耙,耙猪屎,种金瓜,金瓜大,担去卖,卖无了,担转去炒,炒无熟,一棍打落去起只大卜碌。
    6、厌儿儿》:担塘泥,塘泥崩,打烂阿公厅,阿公骑马去告状,毑婆揽仔上树望,望埋西,望荔枝,荔枝跌落井,捡只大勺柄,荔枝跌落河,捡只海老婆,荔枝跌落缸,捡只猪仔不吃糠。
    7、《算螺》:一螺考,二螺饱,三螺押屎落锅炒,四螺平平过,五螺单车货,六螺六相公,七螺生麻风,八螺坐大椅,九螺不马屎,十螺足足,骑马去收谷。
    8、《龙眼鸡》:龙眼鸡,飞低低,吾撑鸭,涯撑鸡。
    9、两姐妹》:两姐妹 双踏碓 踏死鸡麻赖老妹 阿姐得只比 老妹得堆屎
    10、落大水》:落大水 发大风,阿虾五 钓虾公,虾公秉秉跳,阿虾五,哇哇叫。落大水,发大风,鸡嫲带仔走落窿。
    11、《埋西叫》:三四月埋西叫,蝉子叫;哀呢叫,哀个影叫;老蟹有嚷又无叫,水中;水中拐蚂又叫,嘴阔;江口简阔又无叫,泥捏;泥捏吹鸡又叫,陇通;火筒陇通又无叫,竹卡;竹卡箫子又叫,眼多;米筛眼多又无叫,有筐;铜锣有筐又叫,铜打;铜打锁头又无叫,有匙;羊子有须又叫,四脚;四脚凳又无叫,木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