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文献

北海红色文化资源的整合及旅游开发探究

来源:作者:发布时间:2018-01-01浏览:

分享到:
 
    北海、合浦是较早建立中共党组织的城市,北海市的铁山港区已被确定为广西革命老区二类县(区),合浦县已被确定为广西革命老区三类县区。从大革命时期起,北海、合浦就是中共广东南路特委(地委)的重要工作区域,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北海、合浦又曾是中共钦廉四属联络机关、粤桂边地委(工委)、六万山地委的所在地,对指导和发展钦廉四属及周边地区的革命斗争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这些地区普遍存留有大量的革命斗争遗址遗物和史迹,也是极其宝贵的红色文化资源,为北海的红色旅游产业的开发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受历史条件的影响,对北海的红色文化资源的能量认识不足,缺乏正确的评估定位,以致北海的红色文化资源及红色旅游产业的开发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远远落后于广西的其它革命老区。本文以大廉山革命老区为例,就北海红色文化资源的整合及旅游开发探究陈一孔之见。
 
    一、北海地区党组织的建立与活动
    1926年2月,中共北海党小组成立。
    1926年7月间,中共北海市党组织建立。
    1927年4月23日中共北海党组织遭受破坏。
    1937年2月,中共广东省委派员到合浦五中(公馆中学)开展重建合浦党组织的工作,组织读书会,吸收新党员,建立“中青”小组,为中共合浦党组织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政治基础和群众基础。
    1938年4月,中共合浦县特别支部建立。
    1938年11月,中共合浦县工作委员会建立,并派员到灵山开展建党工作。
    1939年1月,中共合浦县工委到北海建立了中心支部。
    中共合浦县特别支部和中共合浦县工作委员会的先后建立,对钦廉四属(合浦 、钦州、灵山、防城)的革命斗争起到了火车头的作用。特别是合浦地区(包括今浦北)的革命斗争快速发展,在合浦的北部山区开辟了抗日游击根据地。同时也加强了与合浦的抗先组织、抗敌同志会的联系和领导。为以后的白石水武装斗争根据地的建立打下了政治基础和群众基础。
    1939年2月,中共合浦县中心县委成立,派员到在西场、公馆建立了区委。
    1939年8月,中共合浦中心县委派员到白石水地区建立党支部。同年,派员到钦州师范建立党支部。
    1940年5月,中共南路特委派员来合浦重建合浦中心县委。
    1940年6月,中共合浦中心县委派员到灵山建立特别支部。同年,中共合浦县中心县委分别派员分别到钦县、防城建立了特别支部。
    1940年11月,中工粤桂边工委在合浦白沙宏德成立,领导钦廉四属和桂东南地区(玉林、贵县、桂平、平南、北流、容县、陆川、博白)的工作。
    1943年,中共南路特委奉上级指示,撤销合浦中心县委和下属区委机构,改为特派员制,在廉州埠民街开设永信烟庄作为钦廉四属联络机关秘密驻地。是年9月,被国民党当局破坏,至1946年6月才恢复活动。
    1947年9月,重建中共合浦县工作委员会,并建立了白沙、龙颈、宏德、良港、充美,东成、石康、南康党支部。同时成立合灵南区工作委员会。
    1948年9月,中共粤桂边地委在合浦多蕉成立,同时撤销中共合浦县工作委员会,成立中共合浦县委员会,并建立合东南、合中、合北三个区委。
    1949年3月,根据上级指示,撤销粤桂边地委和合浦县委,决定成立六万山区地委(包括合浦、钦州、灵山、防城、横县、贵县、兴业等县)和粤桂边区人民解放军第四支队,由陈华任地委书记、支队政委,沈汉英任地委副书记,符志行任支队司令员,莫平凡任副司令员。地委和支队领导机关设在合浦。4月,六万山区地委在六湖垌山塘口村成立。
    合浦老区在革命战争年代,承担起钦廉四属党组织指挥中心的重要地位,以合浦为根据地,派出党员开辟和建立了钦州、灵山、防城的党组织。先后于1940年,1945年发动了抗日武装起义,形成了钦廉四属党领导的武装力量,建立了白石水抗日武装根据地和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为解放战争的胜利积聚了武装力量。合浦地下党组织发展、建立的大廉山革命老区则成为白石水抗日武装根据地和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的门户和堡垒,是保证白石水抗日武装根据地和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与中共广东南路特委联络沟通的生命线。
    1947年,中共广东南路特委要求合浦的地方部队与廉江、化州的地方部队一起联合作战。合浦的地方部队在公馆南山村进行再编队,整编为三个排和一个手枪队。此次在南山整编的队伍,稍后编入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局粤桂边纵队,以“珠江连”命名,这是白石水根据革命武装正式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序列的开始。
    革命战争年代,合浦地区为建立新中国而牺牲并被追认为革命烈士的有311人。最高职级的烈士是地委副书记。
    在抗日战争中阵亡的将士有229名,阵亡将士的最高职级是少将。
 
    二、大廉山老区的分布情况
    大廉山地区是中共合浦地下党组织的发祥地。早期中共合浦地下党、钦廉四属地下党的主要领导人和军事领导人都在大廉山地区开展革命活动,特别是设在合浦县城的中共合浦中心县委、中共钦廉四属联络机关被国民党当局破坏后,党组织机构和主要领导及大批骨干都到大廉山地区隐蔽,开展地下活动,发展组织,发动武装起义,建立革命军队,发动武装斗争,得到了大廉山地区的民众积极支持。大廉山地区作为六万山抗日武装根据地的门户,承担起抗日武装根据地对外联络的重要作用,先后有一百多户群众用自己的家庭作为地下党活动的堡垒户,一百多位大廉山儿女为新中国的建立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革命战争年代,中共地下党在大廉山地区设立的交通情报站点有:浪坡站,代号海角站,周边有大村站、阿婆墓站、老长山联络点、芒头点、根竹山点;杨桃树站,代号羊站,周边有茅铺站、盐田站、大路塍联络点、佛果浪点;马兰站,代号海马站,周边有盐站;上廉乡片有香山站,代号飞马站,周边有仓下站、石头湖站,长秧地联络点、井塍点、猪笼村点、多罗村点;南山站,代号捷报站,周边有石子岭站、塘面联络点;东成乡片有纸鹞岭站,代号固本站,周边有山口村站、大旺山站、曲木站、大冲口站、榄树下站;西成乡片有樟木山站、代号西山站,周边有坝角联络点、黄岭点、芭余点;白沙乡片有高丰垌站,代号海峰站,周边有瓦窑站、崩岭站、苏屋坡站、宏德寺站、梅录垌站、硬骨龙站、永军塘站、那潭联络点、芭东站;大坝站,代号水波站,周边有白沙圩站、虎岭站、陂头下站、龙颈站、松木岭联络点、荔枝树点、荔枝坝点、新斑点、茶山角点、曲垌点、芋头坡点、深水田点、黄羌坑点;山口片有山角站,代号海洋站,周边有英罗站、义良站、莫屋站、对达站、大持庙联络点、山口圩点。
    期间,中共合浦地下党组织先后在公馆圩、南山村、龙颈村、浪坡村、香山村、六湖村、豪沃村建立了武工队。
    特别是中共合浦中心县委白沙宏德的三年,不但贯彻执行了党中央提出的“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的方针,更重要的是,打通了中共广东南路特委沿大廉山脉的宏德——龙颈——浪坡——南山——香山——六湖至六万山抗日武装斗争根据地的通道,并在这条通道沿线建立了广泛的交通情报站、堡垒户、游击队和地下党活动点,使这一地区成为六万山抗日武装斗争根据地的门户和生命线。
    大廉山老区至今还存留有一大批红色村落,在这些红色村里,有中共合浦中心县委(白沙宏德)、粤桂边工委(白沙宏德)、东三团抗日先锋大队大队部(公馆南山)、上廉乡成立大会会址(公馆南山)、公馆区委隐蔽活动点(公馆南山)、整编成立珠江连旧址(公馆南山)六万山地委成立旧址(曲樟六湖)、陈铭炎故居、粤桂边地委成立旧址(合浦多蕉)、陈铭枢故居和一百多个堡垒户、交通情报站、武工队和游击队活动点旧址以及一批战场故垒等红色遗址遗迹,这是非常宝贵的革命资源。
 
    三、开发大廉山红色经典旅游产业的设想
    长期以来,由于对大廉山老区红色遗址遗迹缺少应有的重视和保护,这些革命资源不但鲜为人知,而且处于急剧湮没的状态。因此,充分利用现有的红色革命资源的优势,将之与旅游产业结合起来进行整合、开发,打造成为北海的红色旅游文化品牌,就是对北海宝贵的革命资源的最好保护。
    一是建立大廉山红色经典爱国主义传统教基地旅游线路。
    大廉山地区的红色村庄作为革命战争年代抗日武装根据地的红色门户、红色堡垒、红色通道,至今存留有大量的红色景观资源,特别是近年来,老区群众保护红色景观资源的意识加强,通过集资先后修建了璋嘉陈铭枢故居,南山东三团抗日先锋大队大队部建南山爱国主义教育点,草江革命烈士纪念碑、白沙中共合浦中心县委机关旧址等红色景观。目前正在筹备修建的红色景观有白沙龙颈村的革命教育点、香山的地下交通站“飞马站”旧址、曲樟的井山烈士墓园,六湖的六万山地委旧址、陈铭炎故居、六湖的革命先贤雕塑园等。有些已建成或筹建中的红色景观都是集中在大廉山下的大廉垌和六湖垌、具有观光集约化的优势,基础条件是成熟的。
    二是开辟大廉山客家美食风情游线路。
    大廉山地区的公馆、白沙、曲樟三个乡镇都是全客家乡镇,除了保留有客家土围楼、客家自然古村落、独具特色的客家农耕体系之外,香山荔枝、南山芒果、岭背草江果蔗等,早已是驰名的特产。大廉垌还出产有丰富的特色物产,如客家的扣肉、大乌豆、甜薯、大香糯以及四时野果和应节的传统美食,都是最优良生态有机食品。更有雄奇壮伟的大廉山所蕴涵的清廉勤政风范与大廉垌的田园风光、六湖的山光水色相得益彰,于此,大廉山客家美食风情游集合了山水人文、农耕体验、田园风光、风味美食、生态环保、原始探险等旅游观光元素,是大有可为的。
    三是建立生态养生体验观光旅游景观线路。
    大廉山地区物种丰富,大廉垌更是土肥水美,传统的农作品种独具特色,特别是一些农耕品种独具唯一性,至今还保持着生态环保的耕种方式,没有受到来自外部的污染。遗憾的是,随着老区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基本解决了温饱的条件下,在这种生态环保耕种方式种植生产出来的特色品种,只是为了满足自供自给生活所安排种植。因此造成了城镇市场上特色农作品种稀少的原因,以大廉山地区原生的香山鸡嘴荔和南山芒果为例,在县、市一级的市场上根本就找不到踪迹。充分发挥大廉山地区农耕品种的生态优势,建立生态养生体验观光旅游景观区,以发展特色农耕品种为主线,通过建立名优果品种植建立名贵中草药繁育及珍稀花卉果木繁育基地;大廉垌生态有机食品基地等。同时,通过旅游元素的推动,采取试点推进的方式,以利于改善老区的生产经营结构,带动老区群众多种经营致富。
 
    四、建立老区红色资源旅游景观共建机制
    由于种种原因,这些堡垒户、交通情报站以及武工队、游击队活动点的旧址缺乏应有的保护和利用,致使相当一部分处于自然消失湮没的环境中。以陈铭炎烈士的事迹及其故居为例,以陈铭炎烈士的事迹及其故居为例,陈铭炎烈士在广东的深宝惠地方知名很高,中山大学、广州合浦学会等单位都专门设有他的事迹介绍。而在北海、合浦地区,知道这位珠乡杰出的革命先贤事迹的乡亲却并不多,知道陈铭炎故居的更是极少。针对这种状况,应通过建立老区红色资源旅游景观共建机制的途径去实行保护、挖掘、发挥、弘扬措施。如采取部门共建、企业共建、志愿者共建、社会热心人士助建的方式,将一批地下党活动的堡垒户、交通情报站以及武工队、游击队的活动点打造成为旅游亮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支点,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网点。
    革命战争年代在北海地区形成并存留下来的革命遗址、遗迹、史迹和事物,是不可复制,不可移动的,不可增量的,珍贵的红色文化资源。充分利用这些红色文化资源,通过旅游产业的推动,使之转化成为对青年一代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的活教材,转化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强大动力,转化成为北海旅游文化产业的一个新亮点,功在当今,利在后世,一举多得,有识之士应当乐而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