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文献

北海中学前世今生的话题

来源:作者:发布时间:2018-01-01浏览:

分享到:
 
    北海中学在北海的革命史上,有着浓墨重彩的辉煌篇章。
    北中的学子们,在烽火岁月里,用自己的青春激情和沸腾热血,在风起云涌的时代大舞台上,演出了一幕又一幕慷慨激昂的“理想之歌”。时光流逝,星移斗转,八十余年弹指一挥间,当年风华正茂,指点江山,激扬文学,挥斥方遒的热血青年,报国志士们,或已忠魂九天,或作老骥伏枥。然而,他们的革命精神永恒于天地日月之间,他们的业绩长驻在祖国山河之中。北海中学,北部湾畔的革命摇篮,往事依稀,岁月如歌。而她的前身就是合浦县立第一中学。
    北海中学的前身为什么是合浦一中?因为合浦一中创建时的校址是选在今北海市北海中学。合浦一中为什么会选址在北海叫做合浦一中呢,这得从民国时期的教育规程说起。
    根据民国“中学规程第二章第七条”的规定:省立中学以所在地地名名之。县市立中学,径称某某县立中学。一地有主别相同之公立中学二校以上时,得以数字的顺序别之”。“又查,本省省立中学等学校向以所在地地名为校名,至民国十四年间,始改用数目字为校名”。
    从以上的资料查证得知,自民国十四年起(1925年),省立中学要以数目字为校名,一县之中有公立中学二校以上的,也要是以数字的顺序别之。也就是说,原来的廉州府中学堂改称为广东省立第十一中学校后,今后在合浦县境内的创建的县立公办中学,一律按顺序排列,而不是按地名名之。
    合浦一中“跑”去北海“安家”,说起来与陈铭枢有莫大的关系。
    民国十四年(1925年)十一月三十日,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十师师长陈铭枢率部征讨八属军邓本殷,平定了广东南路的军阀之乱,部队挺进廉州、北海时,第十师师部驻廉州。陈铭枢平定八属军,合浦北海一带渐见安定兴旺,此时北海各界人士一再向合浦县政府递呈筹建一间中学的请求。时任合浦县县长钟喜赓趁机将北海各界人士的迫切请求转述于陈铭枢师长,征求陈铭枢的意见,得到了陈铭枢的首肯并极力支持,于民国十五年二月成立筹建处。民国十五年(1926年)三月,广东省政府批准北海为独立市,并成立了北海市政筹备处。同月,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十师师部从廉州移驻北海。是年九月,中学完成筹备工作并于九月一日正式招生。按照当时的“中学规程”,在北海开设的中学就被命名为“合浦县立第一中学”。合浦一中共有四个班,学生297人,首任校长是中山大学毕业的岑福祥。
    合浦一中筹建过程中,陈铭枢师长筹集到了一笔资金,本意是准备在合浦县城建一个图书馆的,建校筹委会知道了陈铭枢师长的意思后,立即派出代表向陈铭枢建议,请求将这个图书馆建在合浦一中校园内。陈铭枢欣然同意,予以捐资,并为之书写了“合浦图书馆”题名。由此可知,合浦一中及合浦图书馆得以在北海建成,陈铭枢将军居功至伟。因为,如果没有陈铭枢将军平定八属军阀战乱,没有他坐镇一方的积极支持和慷慨解囊,合浦一中是不可能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迅速建成,顺利招生开学的。合浦一中创建时就是县立公办中学,北海市民一开始就给予了极大的热情支持和大力参与。但绝不是某些回忆文章中所说的,是由三两个先生发起筹建的民办中学。这有民国时期记录在案的报到登记和政府拨款及划定经费来源为证。
    根据民国二十四年汇编的《合浦县教育概况》记载:县立第一中学(今北海中学)分设教务、训育、事务三个部门,每个部门只设主任一名。此外,还军训、体育主任各一。当时的经费来源除了县教育局拨给之外,还有:肉斤捐、汽车股息、市场捐、娱乐捐、中资捐、投铺捐、屠场捐、学生学费、船户报教育费、投田租、宾兴补助费等。宾兴即是宾兴馆,原是古时地方官府设宴招待应举之士的场所,后来发展成为具有助学性质的官民协办的机构,宾兴馆所得的费用大部分用于资助贫困学子或修建校舍。
    提起北海中学的创建及其人文史迹,不能不提及北海中学的两首校歌。民国时期,合浦的中学大都有各自的校歌。这些校歌或延请知名人士撰写,或由校长本人撰写。总之,要以突出本校的特征风貌为要务。此外,还要有励志,提倡尊师重道,求学奋进的内容。与各校不同的是,北海中学的校歌有两首,而且都是用文言文写作。除了文学的特色之外,内涵也较为丰富,独具气势。今录于下,试析之。
    第一首:莫负此青春》(标题为笔者加注 )佗城西望珠瀛滨,冠山峙,屹嶙峋。山环水秀钟灵秀,学校是陶熏。俦云北海疆区僻,男女负笈何莘莘。吾侪黾勉成国器,莫负此青春。”这首《莫负此青春》的词作者是包国修。包国修先生是晚清秀才,在当时颇具名望,是北海教育界的知名人士,作曲者已失考。歌词中的“佗城”即是指广州,据史料记述,最早建立广州城的人是南越王赵佗,因此又将广州称之为佗城。“珠瀛”即指珠池,合浦北海是珠池所在地。“冠山”是冠头岭的简称,冠头岭是北海的标志地貌。“俦云”作“谁说”解。“吾侪”即同辈。这是一篇意雅词工之作。歌词的上半部分用佗城、珠池、冠山等名胜去突显北海的山水钟灵,衬托北海中学的求学环境,这是写景。下半部分是写意抒情,男女“负笈何莘莘”一句既突出了当时北海文化发展,思想解放之先,求学风气之盛,又为北海学子“黾勉成国器”,莫负此青春”的情怀作铺垫。预言式的展示了北海中学将在北海时代潮流中所产生的积极作用和具有的地位。这首校歌对付工整,含蓄隽永,确是一篇上乘佳作。虽然写于1926年,但至今读来仍使人荡气迴肠,充满向往和奋发。
    第二首《努力赴前程》(标题为笔者加注):地号海角,史载珠还。冠岭雄峙,浩波远帆,邑庠称第一,灵秀聚此间。愿吾同仁莫等闲。为学在明德,立志作新民。毋怠毋嬉,矢勇矢勤,刚健笃实,辉光日新。吾侪互勉勖,努力赴前程”。
    这首《努力赴前程》的作者是时任北海中学校长的周胜皋先生,写成于1943年,由黄蒸南(北中音乐教师)作曲。这首校歌与第一首相比,不论是艺术表现或是思想境界,相去甚远。
    歌词都是套用一些时行用语,也缺乏激励的内涵。只是透露出一种劝学应时的说教。远远不及第一首校歌的气量与内涵,有明显的模仿痕迹,似有狗尾续貂之嫌。这首校歌的作者周胜皋先生是北海中学十二任校长中任期最长的(1938—1945年),同时也曾兼任国民党合浦县党部书记长。他在任上曾为北海中学的发展做过一些有益的事,也算是一个知名人士了。
    北海中学曾经有过被迫迁离北海的经历,那是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事。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全国进入全面抗战。北海中学成为北海抗日救亡运动的大本营。北海中学的革命师生以极大的热情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各种抗日救亡团体和活动也以北海中学为据点。日本侵略者也加紧了对北海侵扰,据史料记载,1937年,日本军舰两次炮击北海。1938年日军飞机10月首次轰炸北海后,两个月内连续四次轰炸北海,日军军舰三次炮击北海,共造成277名无辜百姓死亡。最严重的一次日机轰炸中,竟然一次向北海中学投掷了12枚重磅炸弹,致使北海中学礼堂周围的校舍和民房尽毁。在日军丧心病狂的狂轰滥炸的危急情形之下,北海中学实行了迁校。迁校选址有三个地方,一是位于合浦县城西南的总江口;一是小江长塘山(时属合浦县辖);三是合浦县城的平田李家祠。
    1938年11月,北海中学被日军飞机炸成废墟后,1939年2月,北海中学本部及高中部迁到合浦县城5公里外的总江口大石屯乡继续办学。当时是借用韩姓的一间礼堂作课室,用篱笆、竹、瓦搭起临时的学校房舍。由于没有校舍,大部分的学生都是采取走读的方式,早出晚归,风雨无阻,读书的日子相当艰难的。但北海中学的同学们身处困境,仍然以抗日救国为己任,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在大石屯乡的学生们大部分都参加了抗日先锋队(简称“抗先”)、抗日救亡宣传队、战地服务团、抗敌后援会等抗日组织。后来,当局又令大石屯校区迁往廉州镇郊区平田李家祠继续办学。大石屯校区迁至廉州平田,还产生了一段插曲。1945年6月,抗日战争已接近尾声,北海局面趋于稳定,北海民众迫切希望北海中学能够早日回迁开学。在几经向县政府反映未能实现返迁之后,北海乡绅150人联名控告合浦一中校长周胜皋“阻挠合浦一中迁校返北海”。1946年3月,北海中学先后设在合浦大石屯、平田李家祠、浦北小江长塘山的校区、分校全部迁回北海原址。
    北海中学在革命战争年代发挥过积极的作用,是北海地区学生爱国运动的策源点之一。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中国进入全面抗战。合浦一中的革命师生在中共地下党组织的领导下,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洪流之中,为民族解放事业做出了贡献。在抗日战争时期以合浦一中为主体成立的抗日组织(团体)如雨后春笋般出现:1937年9月,成立“抗日救国宣传队”。
    1937年12月,成立“吴家园读书会”。地址在今北海市第二医院,共有几十人参加。其中十人参加共产党,三人为国牺牲。
    1938年2月,合浦一中的谢王岗、郭芳、庞自、利培源被吸收为中共党员,建立了中共合浦一中支部。
    同月成立“北海民众抗敌后援会”。合浦一中的赵世尧担任总干事,庞达任常委、劳开连任委员。
    1938年5月,成立“青年抗敌后援会”以合浦一中学生为主体。
    1938年9月,成立“怒吼剧团”和“海燕剧团”。主要成员有耿宪修、谢王岗、卢传义、苏翰彦、张文纲。
    1938年11月,合浦一中小江长塘山分校成立。同月成立中共合浦一中长塘山分校党支部,谢王岗任支部书记。此间,成立合浦抗日先锋队一中支队,谭志伟任队长。还成立抗日救亡工作队。
    1939年2月,合浦一中高中及本部迁总江口大石屯,成立青年抗日先锋队一中支队。
    1939年11月,以合浦一中学生为主体,成立北海青年学生队(武装),又称“合浦县第五区抗日自卫团第一支队”。
    1939年底,合浦成立“合浦战地服务”。合浦一中共有40多人参加,后期全部都是合浦一中的学生。
    抗日战争期间,合浦一中的革命师生在中共地下党组组的领导下,和廉州中学、合浦五中(今公馆中学)等学校的革命师生一起,组织了各种形式的抗日宣传队伍,深入乡镇渔村,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在中共地下党组织的安排下,合浦一中的林朗天、陈广才、黄铸夫、林施均等进步学生,克服重重艰难险阻,奔赴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新中国成立后,林施均曾任西安交大、海南大学党委书记,黄铸夫成为著名画家,曾中央美术学院系主任、一级教授。合浦一中的十多名学生报名参加“远征军”赴缅甸抗日。
    解放战争时期,合浦一中的学生,主动接受中共地下党组织布置的任务,在校内举办夜校,由学生义务任教。动员工厂、街道一批工人、贫民到校免费参加识字班,通过识字教学,宣传党的主张及解放战争的形势。1948年冬,中共合东南工委北海情报站成立,合浦一中学生姚克鲁(中共党员)被任命为情报站负责人,多次为南康游击队偷运手提机枪、手榴弹等武器。新中国成立后,姚克鲁曾任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
    1949年11月底,国民党当局败退海南前夕,国民党军队派出政工人员到合浦一中集合高中学生训话,以海南特区现要成立“学生军”,参加“学生军”的学生都是国军军官,且薪饷优厚为名,动员高中学生报名参加。合浦一中的党组织发动进步学生及时揭露了这是国民党军队诱骗学生去当炮灰的阴谋,同时举行罢课,发动同学不要回校,以免上当受骗。后来证实,国民党当局军队于第二天一早就包围了合浦一中,只要有学生来校,就强行押解学生上船运往海南。
    1949年12月3日,合浦一中的学生还参加了由中共地下党组成的“迎接北海解放工作小组”,发动、组织学生参加“服务团”,一起迎接了北海解放的第一缕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