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文献

发挥历史文化资源优势,构建旅游产业聚集平台(上)

来源:作者:发布时间:2018-01-01浏览:

分享到:
 
    北海市人民政府在《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中,提出了未来五年北海旅游产业的发展目标:——2014年目标。旅游产品体系进一步完善,旅游接待设施档次进一步提升。全市建成4A景区5个、3A景区5-6个,建成五星级标准酒店3-4家;全市旅游接待总量突破1500万人次,其中过夜游客力争达8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150亿元人民币。
    ——2016年目标。以休闲度假为主导的旅游产品体系初步形成,旅游产业布局更加合理,旅游功能更加完善。全市建成5A景区1-2个、4A景区6-7个、3A景区7个、五星级标准酒店10家;全市旅游接待总量突破1800万人次,其中过夜游客力争达1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200亿元人民币。
    就北海的历史文化资源而言,已公布的文物保护单位有102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合浦汉墓群、北海近代建筑17座、大士阁、地角古炮台遗址),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白龙珍珠城、下窑窑址、廉州惠爱桥、海角亭、东坡亭[含东坡井]、文昌塔、合浦武圣宫、合浦大浪古城遗址 ),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90处。合浦汉墓博物馆现有国家一级文物藏品21件,国家二级文物藏品93件,国家三级文物藏品95件,藏品总量和质量居广西县级博物馆之首。北海旅游文化资源在已公布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名列前茅。
    就旅游资源类型而言,北海全部具备有全国的六大类型,在74种基本类型中拥有44种,占全国基本类型的59.%。
    就全国地文景观类旅游资源而言,北海市在全国13种地文景观类旅游资源中占有7种(准地层剖面、名山、蚀余景观、奇特与象形山石、沙<砾石>滩、小型岛屿、洞穴),占有突出的优势;在全国7种水域风光类基本类型中,北海占有两种(湖泊、泉);在全国6种生物景观类基本类型中,北海占有3种(树林、名木古树、野生动物栖息地 );在全国32种古迹及建筑类旅游资源类型中,北海占有23种,115个资源单体。就北海的旅游资源分布状况来区分,可以列为十个旅游资源板块区:老城区为中心的历史人文与近现代文化旅游资源区;银滩为中心的海滨旅游资源区;涠洲岛为中心,斜阳岛相辅的海洋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区;山口红树林——永安大士阁为中心旅游资源区;星岛湖水域风光与人造景观旅游资源区;铁山港港湾风光旅游资源区;廉州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区;曲璋将军故里山水人文旅游资源区;乌泥古珠池生态旅游资源区;廉州湾——乾江古圩海丝路历史人文资源区。
    以上的十个旅游资源板块区,又都有着各自的标志景观。
    如地文资源景观中的涠洲岛;历史文化资源景观中的老街、廉州古城;生物资源景观中的红树林,古珠池;水域风光资源景观中的星岛湖、六湖等。而且,这些标志景观的资源品位高,资源典型性强,区域特征显著,开发价值高。其中已是北海重要景区的有:1990年被国务院确定的首批国家级海洋类型的红树林自然保护区;1992年国家确定国家级儒艮自然保护区;广西区级合浦珍珠贝自然保护区珠池海域;冠头岭国家森林公园;涠洲岛国家地质公园;国家重点保护文物的合浦汉墓、合浦汉窑;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大士阁;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街区的北海老街、廉州老街等。
    在这些旅游资源板块区中,蕴含着六大文化载体,三大历史人文圈。六大文化载体是:汉代海上丝路文化(始发港);珍珠文化(古珠池);合浦汉文化(汉墓、汉窑 );唐宋文化(廉州古城);佛教南传文化(五寺十二庵七十二庙);老街文化。三大历史人文圈是:由“廉山留名”、珠还合浦”吏治群体积累的历史人文圈;由陈铭枢将军而产生的十九路军历史人文圈;由乾体古圩(乾体学堂)形成的科举群体、教授群体历史人文圈。
    由此可见,北海历史文化资源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座潜能巨大的资源宝库,也是北海在发展区域经济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础条件之一。科学合理地对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开发、科研、利用,对发展北海的旅游产业着重要的拉动促进作用。
    然而,这些旅游资源大多至今还处于零、散、乱的“闲置”状态,没有形成产业化链接点进入北海旅游产业经营序列,未能产生应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原因何在?笔者认为,主要是缺乏产业聚集平台,未能有效地进行资源整合,以致产业链脱节分离,难以形成合力并产生辐射拉动效应。因为,一个城市的旅游产业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是由多方面元素构成的,有物质的,也有非物质的。在非物质的元素当中,历史文化资源就是最有影响力的。对此,应当注重发挥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加紧构建旅游产业聚集平台,创新壮大旅游产业的观光景区,增强北海旅游产业的经济总量。
    一方面,北海是一个旅游资源富矿;另一方面,北海的旅游产业却像一个长不大的富家闺秀,总是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姿态示人,难以形成独当一面的支柱产业。以2011年北海旅游量人数首次突破全市接待国内游客1100.79万人次,同比增长17.3%;接待入境旅游者8.31万人次,同比增长13.79%;国内旅游收入86.07亿元,同比增长28.4%;国际旅游收入2574.6万美元,同比增长18.7%。但其中车、船、飞机等交通费用及住宿占了大部分,旅游产品方面的消费占极少比例。北海现有的旅游景区留不住客人,这就是当前北海发展旅游产业中的硬伤。北海旅游产业发展的抓手应该落在什么地方?本文就北海市人民政府在《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中提出的发展目标和经营理念,浅谈一管之见。
《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中提出:加快旅游与文化的结合。充分挖掘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合浦汉文化、近代历史文化、南珠文化、宗教文化,推进旅游景区景点建设,发展文化旅游。建设海上丝绸之路博览园、合浦汉文化遗址公园、老城近代历史文化博览园、白龙珍珠城、冠岭佛教文化园等主题景区。”历史文化资源是发展旅游产业的重要依托之一,通过调动历史人文资源优势去增强旅游产业地方的凝聚力,是各地通用的最节约成本的措施。北海的历史人文资源丰富,从秦汉至民国的两千多年间,赵佗、费贻、孟尝、马援、高骈、苏东坡等,都是人文资源中的经典人物,他们不但在北海历史上留下了巨大的影响,也在北海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遗迹,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是组成北海旅游产业的重要元素之一。如广州南越王博物馆已成为广州的王牌景点,海南以苏东坡为主的五公祠,几乎无人不晓,有口皆碑,因马援而形成的岭南一带的伏波祠庙更是难以胜数。这些历史人文景观对推动当地的经济建设和文化事业产生了积极的作用。特别是在旅游业发展方面,具有很强的凝聚力。这些历史人物也在北海留下了诸如南越王行宫(今合浦东山寺)、合浦还珠亭、海角亭、孟尝亭、伏波庙、东坡亭、孟太守祠等景观遗迹,遗憾的是这些景观遗迹到今尚未能在北海的旅游产业中发挥应有作用。
    笔者认为,在加快旅游与文化的结合方面,要着重解决的问题是进行资源组合。进行资源组合,必须要完善两个条件,一是建立平台,二是确定重点。
    建立平台就是要在北海旅游产业整体全局一盘棋的框架下,建立起一个资源整合平台,并通过这个平台全面准确地展示北海的北海旅游产业的优势和风采。目前,北海还没有这样一个综合平台。在对北海旅游资源及产业的规划发展的探索中,依然是仅就资源存量谈项目,停留资源概念化上面,没有进入实际性的开发运转。因此,在规划设置方面免不了出现条块框架,重点不分,各自为战,项目重复的乱象。因此,建立一个旅游资源及产业规划的整合平台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这个机构平台不应是行政职能式的重复,而是由专家学者组成的权威决策咨询部门,能够全面、准确、及时地掌握北海的旅游资源的分布存量,类型特征,产业元素,提出完整有效的,可操作性精确,项目切入准确的产业规划设计,而不再是流于形式的、作业式方案。只有建立了这样一个有效平台,才能找准重点,明晰思路,统筹策划,拿出切合北海实际的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打造高效运转的产业链。
    只有建立了有效的整合平台之后,才能精确地定位北海旅游文化资源的重点,为打造高效运转的产业链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依托。在加快旅游与文化的结合方面,笔者认为应根据北海旅游资源的分布存量,找准重点,抓好龙头示范景区群的建设。通过龙头示范景区群的建设,才能够形成有效地把游客留住的平台。这个龙头示范景区群应包括“五个一”的规划布局。这“六个一”是:一岛(涠洲岛 );一滩(银滩);一街(北海老街);一城(廉州古城;)一湾(廉州湾——乾江古港、红树林);一岭(冠头岭佛教文化及生态保健养生)。通过对“六个一”的规划布局,形成“六区联动效应”平台,这样就有利于北海多种历史文化元素在游游产业发展中的有机组合,建立相辅相成的主题景区,形成有效的产业观光链。
    在《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中提及的建设海上丝绸之路博览园、合浦汉文化遗址公园、老城近代历史文化博览园、白龙珍珠城、冠岭佛教文化园等主题景区中,笔者认为应当首先考虑“一湾”廉州湾——乾江古港、红树林 )的“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主题情景演绎区”建设。
    “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主题情景演绎区”的创意是以海门海域(冠头岭至廉州湾的乾江一带海域 )为景区演绎背景,以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的历史人文史迹为演绎情节。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主题情景演绎区”的建立,将此间的各种资源整合起来,有效地再现在北海发生过重大的历史事件和在北海留下重要影响的历史人物的形象,通过重大的历史事件的演绎和重要历史人物形象的塑造,打造“岭南第一汉文化品牌”景观和海上丝路始发港古圩品牌景点,是大有可为的。
    历史文化资源在一定条件的作用下,其产生的向心力往往是惊人的,因此而产生的效应、效益也是巨大的。全国各地开展公祭黄帝、祭大禹、祭李冰以及已成为定制的祭孔活动,凡此种种,都体现了历史文化资源所具有的向心吸引力。这种基于中华民族文化根源的向心力,具有强大的凝聚感召作用,也有深厚的民众基础,悠长的历史源头,长久的社会作用。
    由此可见,历史化文资源的辐射力是多层次,跨区域、跨时空的。如苏东坡所到之处,当地民众都为之建亭立祠,除了敬仰之情以外,重要的因素和作用,还在于提高地方的知名度、扩大地方的辐射力。对此,古人早就认识到这一点。清乾隆39年廉州知府康基田在重建东坡亭、东坡井后为之作记时,也明确申明“廉之亭与井,直与惠(州 )白鹤观,儋(耳)桄榔庵,同一著美,山水为之生色也”。元代的廉州路总管,后任朝廷宰相的伯颜在为合浦海角亭作记中也声称:廉州府重建海角亭是为了“罔俾有帮专美孟尝”,也就是说,不能让别的地方独占孟尝的美名。今天,我们应该有条件比古人做得更好,特别是在发展北海旅游产业方面,应当善于发挥北海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大力打造突显北海地域优势的品牌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