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文献

发挥历史文化资源优势,构建旅游产业聚集平台(下)

来源:作者:发布时间:2018-01-01浏览:

分享到:
 
    《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中提出:加强旅游与民俗文化的结合,深入挖掘疍家文化、渔家文化,规范乡村旅游和渔家乐旅游发展。建设星岛湖休闲度假区、山口红树林景区、环半岛海上游、曲樟乡村生态旅游区、合浦海水温泉度假区等项目。”笔者认为,要实现旅游与民俗文化的结合,不在于我们提出了多少个概念性的资源景观,而在于准确地摸清北海民俗文化的“家底”,充分挖掘发北海民俗文化资源的优势,以利于尽快地将北海民俗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形成旅游产业规模和产业链条,争取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的同时,有效地提高北海旅游产业的市场聚集力和市场架构。因此,在旅游景观建设方面做到“对症”下药,搭建有效的展示平台,让北海的民俗文化资源在这样一个展示平台上得到充分的释放,形成旅游产业开发的共识,从概念性的资源进入实质性的景观开发组合。
    一是挖掘整合北海的民间民俗技艺,搭建北海民间民俗技艺专题情景表演平台。让具有代表性的民俗技艺种类,如:塔架烟花、搓炮筒、元宵灯笼、社王花灯、廉州花山屐、陂塍织草席、人工制杆秤、牛角雕、贝雕画、整面、葫芦雕刻等;民间艺术方面的:老杨公、耍花楼、公馆木鱼、金牡丹、四人排车、白沙木偶、沙田海战的疍家山歌、地角的疍家婚礼等;民间农事海捕方面的:客家水车、谷砻;疍家的装墨鱼笼和装疍鬼盅;以及具有北海渔农特色的工具制作及工艺等,在这个表演平台上淋漓尽致地展示,以最大限度地吸引游客,留住游客。
二是大力打造民间民俗技艺品牌。如在上海世博会开幕式、中国-东盟博览会开幕式燃放的北海合浦烟花,这是一个很具影响力的品牌。通过设置再现上海世博会开幕式、中国-东盟博览会开幕式烟花情景观光点,让游客得以从中体验上海世博会、东盟博览会的经典场景。此外,合浦作为中国的四大烟花炮竹之乡,其中的合浦塔架烟花在全国烟花产业中的唯一传统优势,应着手恢复生产旅游工艺型的塔架烟花,与上海世博会开幕式、中国-东盟博览会开幕式的烟花燃放场景组合在一起,形成独具北海特色的旅游观光烟花情景体验区。
    同时在廉州老街或北海老街恢复模拟传统手工生产炮竹烟花作坊,生产塔架烟花、上海世博会开幕式和中国-东盟博览会开幕式工艺品烟花的同时,让游客亲身体验传统工艺制作炮竹烟花生产的过程,增强对北海旅游体验的认同和记忆。
三是应注重海上丝路始发港民俗文化的挖掘组合。通过建立海上丝路始发港客家民俗文化园、海上丝路始发港疍家民俗文化园、海上丝路始发港南流江民俗文化园、海上丝路始发港汉郡民俗文化园、海上丝路始发港珍珠文化园等旅游观光园区,充分展示北海悠久深厚多元、精彩的民俗文化的同时,更广泛地收集、整理、复原复制相关的民俗技艺、民俗工艺品。由此有利于推动《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中提出的:加强旅游购物品开发。扶持珍珠、贝雕、牛角雕及海产品等旅游购物品的研发,挖掘、策划和包装一批独具特色的集便携性、实用性和纪念性于一体的旅游购物品。鼓励工艺品生产厂家建设旅游购物品市场”的实施。
    北海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完全能够支撑起这些专题民俗文化园的建设。关键在于有一个创新的策划思维,有一个北海旅游产业整体一盘棋的规划意识,对此,政府行为的引导、规范、布局措施是必要的。
    《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中提出了:加大文化娱乐项目建设。促进旅游与文化结合,推动《碧海丝路》、《珠还合浦》等大型实景演出剧目市场化商演”。
    目前以剧院舞台为载体的《碧海丝路》和《珠还合浦》,尚无法实施大型实景市场化商演。笔者认为,为了尽快达到最经济的旅游与文化市场化商演效果,应将《碧海丝路》和《珠还合浦》中的舞美音乐、灯光道具、情节情景等相关元素融入“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主题情景演绎区”,使之有效地实现主题景区组合。
    在其它龙头示范景区的设置策划中,笔者认为关键在于大力挖掘涠洲岛的历史文化资源,尽可能减少和限制人造景观的污染。同时,应加大海岛海洋生活体验、海岛民俗体验、海岛风情体验、海岛古俗探险项目的开发建设。如涠洲的天妃崇拜,天主教堂,不应只停留在建筑景观上,应与海岛民俗结合起来,把崇拜仪式与迎客礼仪结合起来,使游客一上岛就能感受到浓厚的地域风俗。又如,晋代刘欣期所著的《交州记》中所记述的“合浦涠洲有石室,其里一石如鼓形。见榴杖倚著石壁,采珠人常祭之。”从这些记述中可知,在晋代(281—420年),涠洲岛上就有采珠人聚居谋生了。这个“石室”曾是张保仔部居住的藏所,这是一个探险体验的开发热点。再如,还可参照唐代刘恂的《岭表述异》、宋代范成大的《桂海虞衡志》、周去非的《岭外代答》中所记的涠洲珠池“每年太守修贡,自监珠户入池,”“疍户投水采蚌取之”的情景,设置珠池采珠体验等,不但增强了涠洲旅游景观的层次,也有效地拉长了旅游景点观光链。
    在银滩龙头示范景区的设置策划中,笔者认为景观以海岸生态风光为主,包括银滩、冠头岭、侨港渔村、金海湾红树林、大学园区、文体中心。重点是银滩亲海项目和冠头岭观海项目的设置。银滩的亲海项目应突出银滩的特色,除了要增加有效的游乐项目之外,是否可考虑结合银滩的沙质特点,用雪白的银滩沙制作一些工艺纪念品。而冠头岭观海项目则应从整合历史人文资源去设置。如明代《廉州府志》中记称冠头岭俯瞰古珠池,有“三廉海门”之称,冠头岭下“相传交趾黎王薨此,交趾人每南望海祭之”,冠头岭上“青天一发是涠洲”等情景,都是观海项目设置极好的历史文化资源。
    在北海老街龙头示范景区的设置策划中,笔者认为北海老街景观应以老街的历史人文元素为主。在对北海老街的联动效应进行景观设置时,笔者并不反对在老街设置一些商业化的古玩工艺点,关键是这些古玩工艺点的档次和品位。毫无疑问,设置老街景观的目的,是为了让游客在老街能够看到历史文化深厚、人文特色精彩的老街景观,感受最本质的特色老街,从中产生“寻根”的感受,寻历史的根,寻地缘的根,寻人缘的根。这就是直观地展示老街魅力的同时,增强老街的凝聚力、吸引力,而不是让游客在这里走马观花的看到一个“五花八门”拼凑景观,毫无特色的老街。
    北海老街城区是北海近代史的博物馆,是北海旅游景观中的一个瑰宝。在这里,不但见证了老街城区风云激荡的历史,也定格了北海开埠以来的精彩的时代画面,浓缩了北海作为中国最早的通商口岸之一的社会生活片断。这里的老街建筑,深藏着许多解为人知的传奇故事的同时,也掩藏着许多未被破解的历史密码,因此,她的价值远远不止于物质上的表现形式,而在于她所蕴藏的巨大的文化价值和可持续发展动力。
    只有把老街的历史文化资源和人文特色资源的挖掘工作做深做透,老街的景观效应定位才能明确、突显。
    如果能将冯子材、张之洞、齐白石、陈铭枢、张发奎等人文元素加进其中,不但增强了老街的历史内涵和景观价值,也将会在更大范围内产生向心吸引力。同样,正在建设中的北海海景大道,如果也能把历史人文资源考虑进去,沿线设置相应的历史人文景观,相信在提高北海的城市形象,增强北海的城市的文化氛围,都会产生积极的意义。
    因此,不应急于一时的得失,为了眼前的短期利益而放弃对老街最本质的效益潜力的挖掘。老街的历史文化资源和人文特色资源挖掘,开发得越彻底,老街的生命力就越旺盛,她的效应辐射面就越广,她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就越高。只要突出“北海老街城区是北海近代史的博物馆”这一特征,北海老街景观的历史文化神韵就出来了。
    在廉州古城龙头示范景区的设置策划中,笔者认为景观要兼顾古珠市、汉墓文化园、汉窑群景观。
    合浦珠市起于秦汉,盛于唐。这是最具珠乡风情特征的历史景观,唐代诗人项斯的描写合浦珠市的《蛮家诗》最有特征性。“领得卖珠钱,还归铜柱边。看儿调小象,打鼓试新船,醉后眠神树,耕时语瘴烟。不逢寒便老,相问莫知年。”参照这首诗的意境去策划设计珠市景观,就是最亮丽的珠乡民俗风情画廊。当然,在这个画廊中,要将与合浦珍珠有关的重要的历史人物用事件去串联起来,其中包括:孟尝、马援、陶璜、苏东坡、清廉太守徐柏、李逊等历史上名将名臣名宦。合浦珠市景观是北海旅游资源中的扛鼎之作,是一条贯穿古今的主线。
    古代廉州府城的衙门设置有:布政司、监察司海、北海南道、采珠提举司、总兵府、游击署、巡道有盐道,粮道,提学道,采珠道等。还有城内现存宋代府学宫孔庙,明代县学宫明伦堂,海门书院及明清以来的学府书院遗址三十多处;三廉古刹东山寺等古代寺庙二十多处;海角亭、东坡亭等古亭阁十多处;廉州城内的古遗址,有史可证,有址可寻的古代景观遗址就有六十多处,其分布的密集程度为全国少见。十九路军之父、原国民政府行政院代院长陈铭枢将军,国民党元老于右任,辛亥元戎黄兴,国民党元老胡汉民等近代史上的显赫人物,都在廉州古城留有重要的踪迹。廉州古城承载的厚重多元而深远博大的历史文化,足以使廉州古城成为岭南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因此,对廉州古城景区的策划定位,应以汉文化为主干,以唐宋风韵为构架,以众多的历史景观为网络,以去设计布局景点。
    在古珠池红树林龙头示范景区的设置策划中,笔者认为景观规划应包括:乌泥古珠池、山口红树林、山口火山口(烟墩岭)、山口永安大士阁、山口永安古城遗址、沙田美人鱼保护区、山口林家祠、神童墓、千人坟、沙田海草保护区(海底草原),沙田疍家风情体验。乌泥古珠池是目前已知的全国唯一存在的海水古珠池遗址。据史料记载,始见名于唐宋之间,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以山口永安大士阁、乌泥古珠池和山口红树林为中心,往乌泥古珠池和山口红树林等周边景观的距离不超过十五公里。这是一个集多种旅游体验于一体的景观圈,并且其中的乌泥古珠池、山口红树林、沙田海草保护区(海底草原)等,不论在北部湾地区,乃至在全国,都具有唯一性,极具开发价值。
    在冠头岭佛教文化及生态保健养生龙头示范景区的设置策划中,笔者认为应把休闲文化产业的发展引入其中,并培育、发展成为一个产业群体,在这个产业群体中,包括体育休闲、养生休闲、观光休闲、会展休闲、度假休闲、娱乐休闲、文化休闲及其用品的科研、开发、生产和销售。休闲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现象,北海应当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早引进、早发展、早发挥效应。
    历史文化资源是最具吸引力和凝聚力的区域资源,历史文化景观也就成了旅游产业中最被看好的经济效益点。笔者有机会参加过一些对区域历史文化品牌效应的研讨会,这些地区善于发挥历史文化品牌效应,为当地方的旅游产业发展服务的做法,很值得我们参考学习。北海、合浦拥有如此丰富的历史文化品牌资源,是应当很好地发挥这种优势的,高起点、高格局、高品位地构建多元化的北海旅游文化产业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去展示北海旅游文化产业的精彩灿烂,博大丰富,并以此打造高效运行的北海旅游产业观光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