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文献

民间技艺 八仙过海(上)

来源:作者:发布时间:2018-01-01浏览:

分享到:
 
    合浦俗有四民,民风习俗各异,在长期的生活创造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社会风情,也因此积累了精湛的民间技艺。一批能工巧匠掌握着这些技艺,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无限的情趣。由于这些民间技艺都各自有着开山祖师爷和传人,因此,也为后世留下了许多精彩的传奇故事。
 
    塔架烟花
    在廉州老一辈的原住居民中,流传着这样一句歇后语:“老乌二的烟火,一截到一截。”这句歇后语说的就是廉州大型组合塔架烟花。
    据《合浦县志》记载:上元夕城内之关帝庙、万灵寺有放火焰之举。其制法为用绸制人物串演戏剧场面数种,次第燃放,火起炮响,人物受火焰推动,变换场面……观者拥挤。”上元夕即是正月十五的晚上。由此可见,合浦县城古时正月十五闹元宵,除了花灯之外,还有一个重头戏,那就是“放焰火之举”。这种焰火就是廉州一绝的塔架烟花。廉州塔架烟花早在明代就有记载,其中最著名、工艺传承时间最长的就是唐氏塔架烟花。
    塔架烟花是传统大型的烟花组合。塔架烟火综合了建筑造型,扎架工艺、雕刻美术、布艺泥塑、化工火烟等多门工艺技巧。因此燃放起来尽显鬼斧神工,蔚为壮观。
    塔架烟花的制作,内架全用竹篾扎成,需要很高的扎架技巧,因为每一支的塔架内,都设计有不同节目内容和人物造型,这些人物造型全是靠引线设置的机关牵引着,点燃引线后,随着引线的燃烧,架内的场景和人物就会依次脱落展现,稍有疏忽,就会造成光放烟花不见情景的现象。塔架内每一层还安放有蜡烛,随着场景的转换,蜡烛起到照明的作用。
    塔架烟花的高度约三米,宽约两米,如有特殊要求也可根据需要订制,节目内容和人物造型也视需要而定。传统的塔架烟花一般是以《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中的情节为题材和人物造型,也有来自民间传说的。一套塔架烟花可连续燃放一至两个小时,一边观赏灿烂的烟花,一边观看各种各样的场景和栩栩如生的人像造型,确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乐事。
    解放后,塔架烟花得到了改良,节目内容也有了更新,制作工艺也有了改进,如绸制的人物造型也逐步采用泥塑的去代替,题材方面也与时俱进,加进了斗地主分田地的土改场景和抗美援朝的英雄故事等。廉州城内最后一次燃放人物造型的塔架烟花,是在国庆十五周年庆祝晚会上,节目内容是活捉美蒋空降特务、欢庆国庆,地点是在合浦人工湖边(今还珠广场)。那五、六米高座烟花塔,燃放之间,在烟花喷射中,一串串活捉美蒋空降特务,劳动群众欢度国庆的人物造型和场景,不断地脱落变换,引来了观众的惊叹声和欢呼声、鼓掌声,至今仍历历在目。
    唐氏塔架烟花直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还曾应邀出国展演,至今还有制作工艺传人,但由于种种原因,市场上已找不到无塔架烟花的身影了。
 
    廉州花灯
    廉州古代府衙门中,在一个闹街的习俗,就是每逢元旦除夕之时,廉州城内每五户就扎一个花灯棚,灯棚上挂有匾额,或曰“兴贤”或“聚宝”,花灯上贴有各种各样的剪纸图案,还有舞师队在衙门前表演,谓之“闹街门”。每年斯时,廉州城内花灯耀眼,热闹非常。而刚过门的新媳妇们还要到灯会祈求生子,并选定合意的一盏花灯带回家放在闺房内,如当年生了儿子,明年元宵就会双倍酬灯。由此可见当时灯会之盛。
    廉州花灯的制作,工艺精良,用料讲究,形象美观。廉州花灯的制作分为两大部分,一是灯笼架的制作。由于花灯要求转动灵活,在制作过程中选料是第一位的,其次是破篾。选料要轻,除了常用的单竹之外,讲究者还要选用一种特别的茅竹来加工,因为这种茅竹空心,体积轻,有韧劲,用之制作的灯笼轻巧灵活。选定的材料之后,就要削成一条条细片,这就是称之为“破篾”。破篾的工艺十分讲究,不但要把篾片削成面条般大小,还要大小长短均匀。这是最讲技术的。因为只有把篾片削好了,织出的灯笼架才工整美观,就为下一道装裱工序打了下基础。
    灯笼架织好了,接下来就是能工巧匠施展身手的时候。灯笼的装裱有两个讲究,一是装裱,这就是为灯笼架穿新衣;二是绘画。装裱灯笼能否平整洁净,影响到形体的完整美观,这是一道很精细的手艺,得非常用心去制作,稍不留神,就会形成皱痕,而且还要影响绘画的质量。灯笼上画的都是些吉祥的图案,或画龙描凤,或观音送子,或八仙过海。廉州制作花灯的,扎灯笼架的工艺以谢氏家族为最,灯笼装裱的工艺以花氏家族为最。遗憾的是,他们的后人都未能完整的传承这些工艺。
    廉州花山屐
    清末民初,廉州兴起一种时髦用品,那就是花山屐,山屐是廉州方言对木屐的俗称。据史料记称,木屐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出现。缘于晋文公请介子推的故事。晋文公多次请隐居于绵山上的功臣介子推来辅政,但介子推躲进深山不愿出仕,晋文公便企图使用焚山燎木之法迫他出来。不料,介子推却抱住一棵大树并被烧死。晋文公很悲痛,就用那株树的木料制成一双木屐,吧嗒吧嗒作响的木屐之声激励着重耳励精图治,不重蹈覆辙,终成春秋五霸之一。木屐因此流传下来了。
    清代李调元在《南越笔记》中记:“粤中多尚屐粤中婢媵多着红皮木屐,士大夫亦皆尚屐。
    沐浴乘凉时,散足着之,名之曰散屐。散屐以潮州所制拖皮为雅。或以抱木为之。抱木附水松根而生,香而柔韧,可作履,曰抱香履。潮人刳之为屐,轻薄而软,是曰潮屐。或以黄桑苦楝亦良。香山土地卑湿,尤宜屐。其良贱至异,其制以别之。新会尚朱漆屐,东莞尚花绣屐,以轻者为贵。广州男子轻薄者,多长裙散屐,人皆呼为‘裙屐少年’以贱之。”由此可见花山屐之流行。
    廉州山屐的底部有凹,形状像桥拱,翻过来像两座山,因而以“山屐”称之,以别于其它地方的平底木屐。花山屐即是在山屐的上面用手工漆花描绘花鸟虫蝶、人物风景等图案。底色一般有红、绿、黄几种。日常用的廉州花山屐的选料,一般都是苦楝木,有钱人家会选用质地好的木料,有的甚至是选用黄花梨。由于花山屐制工精细,用料讲究,价格就比普通山屐高出许多,因此不是一般平民百姓所常用。在一般情况下,都是有钱人家的太太、小姐所用。有的时候,也会用作嫁妆,或定情的信物,一对花山屐,往往就是一个女孩子一生的记忆珍藏。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还有散见于民间的,至今是无可觅踪,知之者也是寥寥无几的了。
 
    惠爱古桥
    惠爱古桥重建于宣统元年(1909年),历时三年,恰好在第三年的元旦完工。惠爱桥全部是木质结构,跨江26米,中间无桥墩支撑。一桥横跨东西,除了某些连接部位用钢片包住之外,没有一钉一卯,而且是一木铺垫。这种建筑结构,不仅在当时是一种奇迹,就是现代人做来,如果不是依样画葫芦的话,恐怕也颇费周折。今天,当人们抚摸着哪坚硬如铁的桥身,审视着那奇妙的结构,一定会为古人的建筑技巧而叹服。
    据有关资料记载,负责设计、施工惠爱桥者,并不是什么“科班”出身,也不是“留洋”海外的专家学者或引进的技术,而是珠乡生、珠乡长的“本地姜”,这块“本地姜”就是清末珠乡建筑工匠蒋邑雍。蒋邑雍只读过两三年私塾之类的学堂,由于家贫的缘故,学业未完成就随师学建筑。蒋邑雍勤学苦钻,技术精湛,当珠城人要集资在西门码头重新建桥时,他就承担了这条惠爱桥的设计,施工任务蒋邑雍设计、建筑此桥,为珠城留下了一留传千秋的艺术景观。
    惠爱桥东西走向,为三铰拱人字架结构,拱脚支撑在两岸石砌的榄核形桥墩幄上,桥墩旁还设有砖砌弧拱式泄水孔,桥全部为木质结构。木料是来自印尼产的坤甸木,质坚而耐腐。
    桥的上部是用四根方木构成两个人字架,人字架的顶端各衔咬一根垂直下眼坠的木柱,形成两个并列三铰拱。桥面没有拉杆,而通过坚杆将眼桥面梁悬吊在两个人字架下面,桥体系用样接组装,连接点都是服藏尾隼和方隼。
    惠爱桥在建造之初,只有跨中的上下节点及拱脚节点设角钢夹板,其余部分均无任何铁器,民国年间才在其他受力点加角钢夹板。惠爱桥跨度为26米,净跨度为18.4米,桥面宽2.75米,桥掩体高5.64米,桥顶覆盖瓦面,以防雨水从杆件的上端渗入。桥顶上还有盛油孔六个,内装生桐油,以保养上部结构的六根主要构件。整座桥梁的设计独特,别出心裁,外观宏伟,浑厚古朴,巧夺天工。惠爱桥的结构,在广西属于首创,在全国亦属罕见,对桥梁建筑科学有重要研究价值。1995年,被定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惠爱桥未建桥之前,这里是廉州府城西出的第一渡。明代正德年间(1506—1521年)的知府沈纶见到船渡不方便,妨碍了商贸的发展,于是就从府库中拨出银两,修了这座木桥。桥建成后,取其在廉州古城西门而称西门桥。廉州古城西门外原是古代秋天处决犯人的地方,以秋天肃杀煞气重,西门故称金肃门,因此,惠爱古桥又称金肃桥。西门桥的建成,极大地方便了商旅民众的往来,郡民为此在桥头建了一座“爱民亭”以纪其功德。
    此后,西门桥又经过了崇祯八年(1635年)廉州知府郑抱素、乾隆二年(1737年)知府张春堉、嘉庆二年(1798年)廉州知府常格的多次重建重修,期间又曾一度移至兴仁里(今廉州三甲社址)重建,今上新桥则因此得名。后因新桥不利于交通,又迁回旧址重建,西门桥由此又称旧桥。光绪十三年(1887年)八月,一场大火把旧桥及桥两边的二十多间全部焚毁。郡民在旧桥故址捐款建了一个码头成为西门渡口。到了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李经野到廉州任知府后,豁免苛捐杂税,减轻百姓负担,大力兴办学校,倡导文明。为便利交通,他还亲自发动集资一万多贯钱,重建廉州西门桥,于宣统元年(1909年)动工建设,于宣统二年(1911年)端午节完工。桥修好后,由李经野命名为“惠爱桥”,意即惠泽珠乡进而遗爱百姓,并亲书“惠爱桥”三字,由郡民制匾额嵌于桥上的风雨亭。这就是“惠爱桥”得名的由来。抗日战争时期,惠爱桥一度更名为“民族桥”,以张扬万众一心,团结抗日的民族气节。
 
    山口大士阁
    大士阁又名四排楼,位于合浦县城东南85公里永安古城的中心,因在阁楼上供奉观音大士而得名。
    大士阁的建成年代已无可考,一说建于明洪武年间(1368-1398)。一说始于明万历四年(1576年)。虽然始建年代之说有差异,但大士阁建于明代,在清道光年间曾重修一次,是确定的。
    大士阁是由两座敞开式的亭阁相连的建筑,但其内部构造和上、下层平面却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它采用具有南方建筑特点的穿斗式和抬梁式相结合的大木构架,整个建筑以后座的四柱厅为中心,全阁坐北向南,分前后两阁,后亭高7.43米,前亭高6.38米。建筑面积248.5平方米,底层建筑面积为167.5平方米,二层建筑面积为81平方米。面阔3间,进深6间,分前后两阁,上下两层,前后阁相连通,中无天井分隔。两阁相连,浑然一体。上层阁楼式,下层无围栏敞开式,整个楼阁采用穿斗式和抬梁式相结合大木构架,大木构件全部用南方铁木,主要承重结构为36根圆柱,柱基为雕刻宝莲花的石垫,其中1根立柱柱脚悬空,是全阁最精巧、最奇特的部分。
    各柱间有72条牵梁联系着,有108个矮子顶,梁柱纵横交错,全用榫卯或穿枋连接,不用一钉一铁,角柱、柱头、梁架、托脚、攀间、出檐等部位的建筑格调有明显宋元时期建筑风格。
    站在楼下仰望,木条上下左右穿插,最令人惊讶的是,36根圆柱支撑在入土10厘米的宝莲花石垫上。石垫下没有任何人造基础,使得整个建筑布局精巧,结构严密,合理协调,艺术精湛,构成一个优美稳固的统一体。
    屋檐有三级挑梁,每级均有木垫子承托,亭内各梁间也有木垫子作支承。两亭檐部紧连,均为重檐歇山顶,屋顶用板瓦、筒瓦仰覆相扣。每顶有九脊,各条脊上都有精致的花纹装饰。
    前座的正脊正吻兽是一对展翅凌空的凤凰,脊正面中央是一幅二龙戏珠图,两条堆贴浮雕的游龙栩栩如生。
    后座的正脊正吻兽则是一对鼓目圆睁的龙首鱼身怪兽,鳞、角分明,凶猛异常。各条垂脊、戗脊的装饰更为丰富多彩。
    有的垂兽是仰首欲腾的蛟龙,有的脊兽是雄狮戏金钱,还有各种形象生动的鸟、兽,果、树、百草花卉等浮雕,把各条脊的正反两面装饰得色彩斑斓,充满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民间艺术特色,艳丽壮观。大士阁在建筑学上有很大的科学艺术研究价值,更是研究南方古建筑的重要实物资料。自明代以来,合浦曾遭多次风暴袭击和地震摇撼,附近几里内庐舍倒塌,该阁却岿然屹立,是合浦县保存最长久、最完整的古建筑物,现为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