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文献

铜鼓文化 千古留韵(下)

来源:作者:发布时间:2018-01-01浏览:

分享到:
 
    周去非作《岭外代答》记铜鼓出广西
    周去非,浙东路永嘉(浙江温州)人,进士出身,乾道七年(1171年)任温州教授,次年即赴广南西路(广西)任钦州(时属廉州府辖地)教授。又任静江府(桂林)属县尉。淳熙年间再任钦州教授。在广西六年后东归,于浙东任绍兴府通判。这时他将在广西任上的见闻资料整理出来,以代作亲友询问岭南物事的回答,故名为《岭外代答》,共十卷。内容计分地理、边帅、外国、风土、法制、财计、器用、服用、食用、香、乐器、宝货、金石、花木、禽兽、虫鱼、蛮俗、志异共十八门,记述包括了宋代岭南地区的社会、经济、民族、风俗、物产、山川、古迹等各方面。其中外国门、香门、宝货门叙述了海外许多国家的交通贸易及物产等情况,是研究海外交通史的珍贵史料,也是研究宋代岭南地区社会经济史的重要文献。《岭外代答》中记:“广西土中铜鼓,耕者屡得之。其制;正圆而平其面,曲其腰,状如烘篮,又类宣座。面有五蟾,分据其上,蟾皆累蹲,一大一小相负也。周围款识,其圆纹为古钱,其方纹如织簟,或为人形,或如琰璧,或尖如浮屠,如玉林,或斜如豕牙,如鹿耳,各以其环成章。合其众绞,大类细画圆阵之形,工巧微密,可以玩好。铜鼓大者阔七尺,小者三尺,所在神祠佛寺皆有之,州县用以为更点。交趾尝私买以归,复埋于山,未知其何义也。按《广州记》:俚獠铸铜为鼓,唯以高大为贵,面阔丈徐。’不知所铸果在何时。按,马援征交趾,得骆越铜鼓,铸为马。或谓铜鼓铸在西京以前。此虽非三代彝器,谓铸当三代时可也。亦有极小铜鼓,方二尺许者,极可爱玩,类为士夫搜求无遗矣。”
 
    屈大均《广东新语》记廉州铜鼓塘
    屈大均(1630—1696年),屈大均为明末清初岭南三大家之一,广东番禺人。汉族,初名绍隆,字翁山,又字介子。16岁时补南海县生员。1646年清军陷广州,次年,18岁的屈大均参加其师陈邦彦以及陈子壮、张家玉等的反清斗争,同年失败。后至肇庆,向南明永历帝呈《中兴六大典书》,不久因父病危急归。顺治七年(1650年),清兵再围广州,屈大均为避祸,于番禺县雷峰海云寺削发为僧,法名今种。名其所居为“死庵”,以示誓不为清廷所用之意。顺治十三年(1656年),开始北游,入会稽至南京谒明孝陵,又到北京,寻崇祯帝死所哭拜。又东出山海关,周览辽东、辽西形胜,留意山川险阻,志图恢复。清廷知屈大均参与反清指名搜捕,于是避居桐庐。后又参加吴三桂反清部队,监军桂林,不久又察知吴有野心而无谋,事必无成,就辞去。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郑成功的孙子克爽降清,屈大均大失所望,即由南京携家归番禺,终不复出,以写作为主,至67岁去世。他的代表作之一《广东新语》记录了广东的天文地理、经济风物、人物风俗,它集各史志之所长,记述详实,内容丰富,全面地反映了明末清初广东的经济发展概貌,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成为传世之作,历来评价极高,当代学者誉之为“广东大百科”。《广东新语》对铜鼓记述犹详:“南海庙有二铜鼓,大小各一。大者径五尺,小者杀五之一,高各称广。大者因唐时高州太守林霭,得之于蛮酋大家,以献节度使郑絪,絪以献于庙中者。其制中空无底,釰垂四悬,腰束而脐隐起,旁有两耳,通体作络索连钱及水瀫纹,色微青如铺翠,半断起如辰砂,铜质尽化,金精独存,有光莹然可鉴,盖千余年物也。
    边际旧有蛙六,今不存。其小者或谓出浔州铜鼓滩。先是滩水湍急,舂石底作铜鼓声,入夜辄有光怪。一日水涸铜鼓见,太守取之,悬于四穿楼。其四角有金蛤蟆五,为番人所窃,声遂稍石,乃归于南海庙中。色纯绿作鹧鸪斑,斜纹纤丽,隐隐若八卦象。岁二月十三,祝融生日,粤人击之以乐神。其声闛鞳铿鍧,若行雷隐隐,闻于扶胥江岸二十余里。近则声小,远乃声大,神器也。嘉靖间,海寇曾一本谋移去,铁索忽断不可举。有老父云:此铜鼓昔浮海至,其鸣应潮,自为大盗所移,灵蛙残缺,遂不复自鸣。又云:铜鼓之大者,旧雌雄各一,今庙所存者雄也,其雌向遇风雷,飞入狮子海中,今雄鸣,则其雌辄相应云。粤故多铜鼓,或谓雷、廉至交趾濒海饶湿,革鼓多痺缓不鸣,伏波始制铜为之,状亦类鼓,而稍埤,缩腹下杀,周以繁纹,面上八角,皆缀以坐蛙,名为骆越之鼓。
    或曰:晋书》云:诸獠并铸铜鼓,以高大为贵。初成,悬于庭中,置酒召客,豪富子女则以金银为大钗,执以扣鼓,因遗主人,名纳鼓钗。攻杀时则声其鼓,至者如云。其所铸鼓,惟豪强称最,号为都老鼓。庙中铜鼓,盖诸峒獠所遗也。”“而廉州有铜鼓塘,钦州有铜鼓村,灵山有铜鼓岭,阴雨则岭上作铜鼓声。”“文昌万州亦有铜鼓岭,皆以掘得铜鼓而名。又博白县北有铜鼓潭,向有二铜鼓没其中。弘治己未,得其一以献两广制府。正德乙亥,又得其一以献县。罗定城隍庙有铜鼓,高二尺五寸,径二尺,州人争讼不平及被诬欲昭白者击之,则祸有归,无事而击,则祸击者。又雷州英灵冈雷庙,有铜鼓二,其式如镛,围径五尺许,高亦如之。在左者面边蟆六,右者蟆五,其旁皆有两耳。每耳又分而二之,耳下有一兽首,反俯下足,尾入于郛。左者土花剥蚀,声短而无光泽。右者质理莹然如碧玉,其面稍廉三分,檐覆下六分,中心微拱而平。其晕有十三圈,晕各一声,晕中夹平绨如波纹,两圈作连钱坟,旁纹人字如莞簟,其绨作雷纹、斜方斗纹,色翠绿彻骨。有一线丹,午后乘阴气苍润欲滴,午前像褐色稍淡,蚀处如蜗篆。又有一铜鼓在庑下,状亦如之,皆声闻十余里。雷人辄击之以享雷神,亦号之为雷鼓云。雷,天鼓也,霹雳以劈历万物者也,以鼓象其声,以金发其气,故以铜鼓为雷鼓也。吾视其碑,盖从天宁寺及英山掘而得者。昔伏波征交趾,欧阳頠守广州,皆以铜鼓进御。而伏波善别名马,得骆越铜鼓,皆铸为马式表上之。之数铜鼓,或皆铸马式之所余,未可知也。”“粤之俗,凡遇嘉礼,必用铜鼓以节乐。击时先雄而后雌,宫呼商应,二响循环,音绝可听。其小者曰铛,大仅五六寸,凡击铜鼓必先击铛,以铛始亦以铛终。铛者,铜鼓之子,以子音引其母音也。然今铜鼓制皆小,最大者二尺余,圆脐突起,隆面而浅唇,不作蛤蟆花绣纹,大小颇如钲式,不及二庙所藏者远甚,惟雌雄之别则同。凡为铜鼓,以红铜为上,黄铜次之。其声在脐,雌雄之脐亦无别,但先炼者为雄,后炼则为雌耳。然诸工不善取音,每铜鼓成,必置酒延铜鼓师。师至,微以药物淬脐及鼓四旁,稍挥冷锤攻之,用力松轻,不过十余锤,而雄声宏而亮,雌声清以长,一呼一应,和谐有情,余音含风,若龙吟而啸凤也。广州炼铜鼓师不过十余人,其法绝秘,传于子而不传女云。”“琼州有黎金,似铜鼓而扁小,上三耳,中微其脐,黎人击之以为号,此即铛也。古时蛮部多以铜为兵,以铜为器,富者鸣铜鼓,贫者鸣铛,以为聚会之乐。故谓铜鼓为大器,铛为小器。”
 
    李调元《南越笔记》详记廉州铜鼓、铜船湖、马留人
    李调元,诗人。字美堂,号雨村,别署童山蠢翁。绵州(今四川绵阳市)安县宝林镇大沙村人,中国清代戏曲理论家,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进士,由吏部文选司主事迁考功司员外郎,办事刚正,人称“铁员外”。历任翰林编修、广东学政。乾隆46年(1781年)正月,擢授通水兵备道等职因弹劾永平知府,得罪权相和珅,遭诬陷,遣戍伊犁,至1785年方得以母老赎归,居家著述终老。著有《童山全集》撰辑诗话、词话、曲话、剧话、赋话著作达五十余种。编辑刊印《函海》共三十集。全卷共一百五十种书。著有《童山诗集》40卷,戏曲理论著作《曲话》、《剧话》等。《曲话》和《剧话》多摘引前人的戏曲评论,并发表自己的看法。藏书籍达10多万卷。凡经史百家,稗官野史无所不览。其所作《南越笔记》,参考诸家资料别具特色,记铜鼓事如下:“铜鼓。通志》:铜鼓在南海庙中者二,大者径五尺,高称之,中空无底,钮垂四悬,腰束而脐隆起,旁有两耳,通体作络索连钱及水纹,色微青,艳若铺翠。
    小者杀大者五之一,高亦称之,制类大者。考《后汉书注》、《广州记》,俚獠铸铜为鼓。《宋史》,蛮号有铜鼓者,曰都老。今之铜鼓,盖诸峒獠所遗。然今庙中所藏,内有镌云‘汉伏波将军所铸’,何以称焉。张穆《异闻录》云:昔马伏波征蛮,以山溪易雨,制铜鼓。粤人亦谓雷、廉至交趾,海滨卑湿,革鼓多痹缓不鸣,无以振威,故伏波铸铜为之,状亦类鼓,名曰骆越之鼓。此又一说也。
    廉州有铜鼓塘,钦州有铜鼓村,灵山有铜鼓岭,文昌、万州亦有铜鼓岭,皆以掘得铜鼓而名。庙中铜鼓一,得之唐节度使郑綑所献,一得之浔州知府所献。”“马人。一曰马留。俞益期云,寿泠岸南有马文渊遗兵,家对铜柱而居,悉姓马,号曰马留。凡二百余户,自相婚姻。张勃云,象林县在交南,马援所植两铜柱以表汉界处也。援北还,留十余户于铜柱所,至随有三百余户,悉姓马。”“其地有掘得文渊所制铜鼓,如坐墩而空其下。两人舁之,有声如鼙鼓。马流人常叩击以享其祖。祖即文渊也。有咏者云:铜鼓沉埋铜柱非,马留犹着汉时衣。”“铜船在合浦,相传马援铸铜船五,以其四往征林邑,留一于此。天阴雨,浮出湖面。樵浦者常得见之,因名湖曰铜船湖。昔人诗:铜船亘奔流。’又云:冒险触铜船。’是也”
 
    民国版的《合浦县志》详记铜鼓:
    民国版的《合浦县志》记:今考福旺圩护民庙藏铜鼓一,平面直径二尺零三分,颈圆周六尺,腰五尺五寸,底圆周六尺二寸八分,腰左右共四耳,系以铁炼,鼓身高一尺二寸,鼓面花纹十五层,为五角形者二层,为钱形者六层,为簞形者一层,为瓣花形者一层,为腹形者二层,为方器画饰形者三层。鼓身化纹相类,皆精工细密,沿边蹲蛤蟆六,其三为单蛤其四为双蛤蟆,大小相负,重量二百觔有奇,古老相传自泗洲山麓掘得,出土在道光年前。
    光绪四五年间,白龙城南门外二里许,有土阜俗称烟墩岭,渔人从墩脚海沙内挖出铜鼓五,形状花纹如前述,其最大者一送如白龙城三清庙,一鬻入城南李氏安园,一鬻入玑屯王宅,其较小者鬻入城南李氏平园,一鬻乾体藏天后宫。
府志云,铜鼓之制不一,其精者正面圆而平,曲其腰,状若烘篮又类宣座,面有无蟾,分据其上,蟾皆累蹲,一大一小相负也。
    其圆纹为古钱,其方如织簞,或为人形,或如拱璧,或尖如浮屠,如玉林,或斜如豕牙,如鹿耳,各以环成,掰合其众纹,类细画圆阵之形,工巧微密,大者阔六尺,小者三尺,周去非外代劄言之甚详。其制也不知仿自何时,相传为马伏波征蛮事制以警寇。寇闻鼓声疑有伏,辄避之。如汉书称马援好骑善别名马。於交趾德骆越铜鼓铸为马式。上之诏置宣德殿门。据此则铜鼓之制再在伏波之前已有之。又西清鼓鉴记内府藏汉铜鼓十四,谓之诸葛鼓。盖无侯渡泸后所铸大抵在两川者称诸葛鼓。在两粤合称伏波将军鼓,要皆前代。蛮乡自铸赛神之用盛万年诗夜雨叢祠赛铜鼓,指此裴氏。广州记云:僮僚铸钱为鼓以高大为贵,出成悬于庭,置酒招同类,来者盈门,富豪子女以金银为大钗,执以扣鼓,扣而留遗主人。予向官粤西,屡见之士大夫珍为玩好,廉州所见亦同,皆斑驳陆离,古质古色。询之诸垌长,皆云父老相传前百年来,无有能铸之者,惟佥称汉铜鼓云。”
 
    林朱赞的《铜鼓歌并序》
    林朱赞,字赏亭,乾体八字山人,最先募建乾体学堂又倡建字堂,历任县立高小校长,廉州中学教员,曾为粤军第二师司令部典军书,后投身教育,参与修县志,遗作有《字山草堂文稿》十卷,书中保留了大量的乾江及廉州的文史资料,中山大学校长邹鲁署签刊行。
 
    铜鼓歌并序
    光绪癸已三月三十日,廉郡大水,山岸崩,土人得铜鼓一座,径约三尺围九尺有奇,斑斓奇古通身纹,如云如水,蛤貘两两,缘边蹲踞,腹空腰凹。举之,重数百斤,叩其脐,铿然声清,确而远震,盖汉物也。或曰伏波,或曰武侯,获曰獞猺赛会之乐,讫无定论。按,诸葛平蛮未曾至粤,而獞猺宜无此神物,伏波足迹遍岭峤地当以伏波为正。其后,郡绅购以铜钱十余贯,拟置学宫。越明年,太守刘公甄别味经书院生童以之命题,不湍固陋援笔歌之。
    浊浪汹腾蛟螭走,怒齒山根撼山口。呯然石裂天地惊,神物腾空出尘垢。
    土人遽尔睹奇状,哄传一郡奔优后。其径三尺围倍之,鲜花斑驳色深坳。
    形如覆桶中则空,两两缘边跃蝌蚪。投以木石试之声,叟儒纷然恣击掊。
    铿锵远答昭光钟,藤鼓蓬蓬安足偶。何人始瘗沙土中,音响隐匿千年久。
    我闻伏波驱汉兵,南征侧贰两蛮妇。欲张声势礱炎方,军中铸此当刁斗。
    是时虏气方益骄,兼之深入瘴烟籔。水中站站愁鸢堕,敌阵咆哮闻象吼。
    谁知一鼓瘴气开,再鼓象奔自相蹂。鉤磻三鼓南交平,蛮佬夷酋齐授首。
    凯歌唱入汉关道,鼓不随还留镇守。深埋地下藏威声,铜柱差峨并不朽。
    偶然形质一朝露,出处有时定非苟。巍巍学宫新落成,法器宫悬未悉有。
    忍同瓦砾埋山阿,愿同金镛列左右。鼓乎鼓乎今得宜,弃武归文意诚厚。
    昔日猛鸷当就训,大小鸣声务随叩。永与歧阳周石鼓,共依宫墙比天寿。
    从林朱赞的《铜鼓歌并序》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光绪癸已年即1893年的农历三月,廉州府境因洪水造成山岭塌方后,铜鼓因此得以出土。这个铜鼓重达数百斤,并且两边都有青蛙的饰纹。这个铜鼓被乡绅购得置于县学宫后,几经转辗,曾置于廉州中学、九头庙。今虽已是黄鹤渺去,但由此足以见证廉州铜鼓的史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