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也,力大无穷,俯首孺子而不逞强。终生劳瘁,事人而安不居功。纯良温驯,时亦强犟,稳步向前,足不踏空,形容无华,气宇轩昂,吾崇其性,爱其形,故屡屡不厌写之。
---- 李可染
北海市图书馆“”图图”“书书”给您拜年啦 动图(一)
强壮而有力的四肢,像山一样的背脊,两片透露着温顺性格的肉耳朵,圆润又清亮的眼睛,这是中国人最熟悉不过的动物——牛。不管是在江南,还是在陕北,中国大地上每一处,都有牛的身影。从田间野外到作坊工厂,中国人都与牛维持着紧密的联系。
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怎样的象征意义呢?
相传,子夜时“鼠咬天开”,随后“地辟于丑”,这里的“丑”便指的是牛,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牛是负载生养万物的功臣。在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牛是财富的象征,特别是在农耕文化覆盖的世界里,牛的地位是很高的。人们使用牛,同时饲养牛、爱惜牛。牛的归属、牛的数量、牛的肥瘦、牛的齿龄等因素,往往象征着所属人的财富、地位等。牛的形象,牛的性格,牛的精神状态成为人们雕刻、绘画、制陶、吟诗作赋的对象。
观展链接:http://zy.kanzhanlan.cn/KZL/WxReader?libcode=7D00764B79B139A948885F1CDA4A816BAB4F469EFD9D75B9CE943528C013401606E69A16D25953BA871BB70C3C96E468&bh=E107CA90BE64BE2C0CB566C3C4EF42E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