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资料

北海主打“海”味文化牌

来源:中国文化报作者:李沛新 唐岗发布时间:1970-01-01浏览:

分享到:


    北海市基层文化建设思路清晰,他们利用优越的地理位置在"海味"文化特色上做足文章,将悠久的历史文化、丰富的民间文化、璀璨的南珠文化形成合力,使文化与旅游、生态与经济有机结合、相得益彰,构建一个具有鲜明特征的北海文化,即建设具有鲜明南珠特征的海洋文化名城。
    艺术创作、生产成绩斐然
    近年来,北海市在突出地域文化特色,树立北海形象,探索北海文艺创作走出了一条新路子,文艺创作涌现了一批精品,在全国和全区各类比赛中取得了好成绩。一是以歌颂北海独具特色的海洋文化的舞蹈诗《咕哩美》获得全国文华新剧目奖、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颁发的最高奖--铜鼓奖;二是市粤剧团编排的粤剧《罗通扫北》、《柳毅传书》应邀赴香港、澳门等地进行文化交流演出,市歌舞团创编的北部湾风情歌舞节目出访日本八代市,受到好评;三是创作3个舞蹈节目参加2001年广西民族舞蹈比赛,群舞《红背带》获一等奖,双人舞《弦》获二等奖,群舞《破茧》获三等奖,市文化局获优秀组织奖;四是一批歌曲和美术作品在全国、全区获奖,其中市群众艺术馆林海创作的歌曲《渔火比那星星多》获全国"蒲公英"铜奖;傅刚创作的漫画《老夫老妻》获全国"崇尚科学、破除迷信、清除邪教"漫画比赛金奖,张国权创作漫画《死亡姻缘》获银奖、《我能控制地球爆炸》获铜奖;还有一批美术作品发表在国家级刊物《美术》杂志上,受到全国美术界的关注。据不完全统计,北海市近一年来各类文艺作品有16件入选国家级各类展(演)出并获奖,有112件入选省区级各类展(演)出并获奖。
    社会文化工作出现新亮点
    近年来,北海市社会文化工作成绩显著:一是在全市各乡镇都建立乡镇图书馆的基础上,建成了9个村级示范图书馆,乡镇文化站、图书馆积极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服务,为农民学习、求知、求乐提供良好文化环境。二是广场文化活动有声有色。市区全年组织开展广场文艺演出45场,演出节目530多个,参加广场演出演员3000多人次,观众达12.5万人次。合浦县廉州文化广场建成投入使用,大大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三是重大节假日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每逢重大节假日,文化部门都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组织策划了"迎接新世纪曙光"万人大型文艺晚会、庆祝建党80周年"太阳·母亲"大型文艺晚会,"心相连·情相通""启东之夜"赈灾募捐大型文艺晚会,"银滩杯"沙雕大赛,全国沙滩足球赛开幕式文艺表演等大型专题文艺活动,取得圆满成功,受到领导的肯定和群众的赞扬。传统节目表演方面,市县区、乡镇都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群众文体活动。
    文物保护工作巩固加强
    以北海近现代建筑升级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契机,通过广播电视、报纸、标语、座谈会、发资料、板报等形式,大张旗鼓宣传文物法规,与使用"国保"文物建筑的单位签订了责任书,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实行有效监管。开展文物调查活动,对全市古港口、古遗址进行调查论证,为北海(合浦)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提供了有力的辅证。妥善处理了合浦汉墓群保护的有关问题,监督市人民医院对"医生楼旧址"的保护维修,制定了"德国森宝洋行旧址"的维修方案和市区15处近现代建筑的前期保护规划,使北海市的文物工作进一步得到加强。
    文化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
    北海市严格执行国务院、自治区政府的文件规定,根据文化部《关于文化市场治理整顿工作的通知》精神,对文化市场进行了全面清理整顿。一是加大整顿压减电子游戏机经营场所工作力度,在2000年压减的基础上再压减50%,2001年顺利完成了自治区文化厅要求的电子游戏机经营场所压减50%的任务,坚决取缔违禁违规电子游戏机经营场所。二是大力整顿音像制品经营活动,坚持关闭音像制品集中经营场所,提高正版音像制品市场占有率。三是做好"网吧"经营场所秩序的整顿和规范工作,根据有关文件规定,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整顿和规范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秩序。四是开展"扫黄打非"活动,全年出动1211人次,216车次,检查经营点2785间,收缴非法音像制品22442件,收缴涉嫌赌博电子游戏机52台,电路板116块,取缔无证经营的电子游戏机室3间,查处违规经营游戏机室5家,吊销文化经营许可证8个,有效地净化了文化市场。
    文化产业持续发展
    北海市历来重视抓文化产业工作,经过多年努力,产业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北海市群众艺术馆的广告美术公司创办十几年来,艰苦创业,管理有方,生财有道,文化产业发展较好。电影放映业坚持抓好主旋律影片和爱国主义教育影片的放映,积极开展多种经营,弥补放映收入。合浦县电影公司与企业联姻,组织放映队为群众免费放电影,取得较好效益。艺术演出业得到进一步拓展,市演出公司积极引进国内外团体到北海和周边演出,市粤剧团和市歌舞团积极开拓农村演出市场和周边省市演出市场,市歌舞团还开拓了越南演出市场。2001年,市粤剧团和市歌舞团共演出248场,观众达55.5万人次,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很大程度缓解了专业团体经费困难。艺术培训呈现良好发展前景。业余艺术学校常年开设少儿舞蹈、美术、器乐班和成人形体训练班,培训学员3000多人次,同时与广西艺术学院联办了音乐师范本科班、大专班;市群众艺术馆举办文艺培训班18班81期,培训学员1649人次,市歌舞团也开办了少儿艺术团。文艺培训活动收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效果。